誤殺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罪嗎
這里所說的“誤殺”,是指行為人在故意殺人的過程中因打擊錯誤而殺害其“針對對象”(即行為人追求的殺害對象)以外的人。但是過失致人死亡罪的構成要求的是行為人對其行為造成被害人死亡的結果存有過失心理態度。因此在司法實踐中,不應將這種誤殺的行為認定為過失致人死亡罪。
相關知識:怎么認定過失致人死亡罪
(一)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生命權。生命權是自然人以其生命維持安全利益為內容的人格權。
(二)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因過失致使他人死亡的行為。構成本罪,客觀方面必須同時具備三個要素:
1、客觀上必須發生致他人死亡的實際后果。這是本罪成立的前提。
2、行為人必須實施過失致人死亡的行為。在這里,行為人的行為可能是有意識的,或者說是故意的,但對致使他人死亡結果發生是沒有預見的,是過失。本罪屬結果犯,行為的故意并不影響其對結果的過失。這點同有意識地實施故意剝奪他人生命行為的故意殺人罪不同。過失致人死亡行為可以分為作為的過失致人亡行為和不作為的過失致人死亡行為兩種情況。
3、從行為人的過失行為與被害人死亡的結果之間必須具有間接的因果關系,即被害人死亡是由于行為人的行為造成的。這里死亡包括當場死亡和因傷勢過重或者當時沒有救活的條件經搶救而死亡。否則行為人不應承擔過失致人死亡罪的刑事責任。如果行為人的過失行為致人重傷,但由于其他人為因素的介入(如醫師未予積極搶救或傷口處理不好而感染)致使被害人死亡的,只應追究行為人過失重傷罪的刑事責任。
(三)主體要件
本罪的主體要件為一般主體,凡達到法定責任年齡且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自然人不能成為本罪主體。年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由于身心發育尚不成熟,知識水平及對客觀事物的觀察和認識能力、對自身行為可能造成的危害結果的認識,都有一定局限性,所以,他們是限制行為能力(含責任能力)人,因此,法律上不要求他們對過失行為負刑事責任。
(四)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過失,即行為人對其行為的結果抱有過失的心理狀態,包括疏忽大意的過失和過于自信的過失。
通過本文的內容介紹可以看出不應將這種誤殺的行為認定為過失致人死亡罪,這是有法律依據的,大家可以做好相關的了解。對于怎么認定過失致人死亡罪也需要滿足相應的條件,可以仔細看看上面的內容。如果您有其他問題需要找律師咨詢,歡迎咨詢律霸網專業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個人隱私發到網上犯法嗎
2021-01-04工傷鑒定書丟了怎么辦
2020-12-06房屋不動產房貸沒結清怎么辦贈與
2020-11-16商業銀行可以經營哪些業務
2020-12-17購房合同注意建筑面積縮水
2021-02-13買小產權房要走什么程序
2021-03-23工廠私自解除勞動合同怎么維權
2021-03-13如何確定公司在外地注冊的勞動爭議仲裁管轄
2020-11-08以房養老和養兒防老哪個更告譜
2020-11-26車子被撞是理賠中心定損還是保險公司定損
2020-12-21保險合同成立就生效嗎
2021-01-07發生交通事故如何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2-16保險報案沒理賠算騙保嗎
2021-02-15解釋保險合同條款應當遵循什么原則
2021-03-06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意義是什么
2021-01-17荒山土地承包合同有什么內容
2021-01-30引導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有哪些問題必須知道
2021-02-17國家拆房多少錢一平方
2021-02-26我家沒有納入拆遷紅線范圍,可以申請拆遷嗎
2021-03-12拆遷法公告后出生的孩子的賠償嗎
202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