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傷害和過失致死罪的界限、
故意傷害罪與過失致死罪的區別:
二者在客觀上都造成了被害人死亡的結果、主觀上對死亡結果均出于過失,區分關鍵是行為人主觀上有無傷害的故意。過失致死時,行為人主觀上既無殺人故意,也無傷害故意。故意傷害致死顯然以具有傷害的故意為前提。過失造成的死亡結果,則是故意傷害罪的加重情節。這就告訴我們,不能把所有的“故意”毆打致人死亡的案件,認定為故意傷害致死。毆打不等于傷害,一般生活上的“故意”不等于刑法上的故意,如果行為人只具有一般毆打的意圖,并無傷害的故意,出于某種原因或條件引起死亡結果,就不能認定為故意傷害致死:如果行為人主觀上對死亡結果具有過失,就應認定為過失致人死亡罪。所以,要區分故意傷害致死與過失致人死亡,就必須弄清“傷害”與“故意”在刑法上的意義。
故意傷害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即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造成損害他人身體健康的結果,而希望或放任這種結果的發生。在一般情況下,行為人事先對于自己的傷害行為能給被害人造成何種程度的傷害,不一定有明確的認識和追求。無論造成何種程度的結果都在其主觀犯意之內,所以,一般可按實際傷害結果來確定是故意輕傷還是故意重傷。故意輕傷的犯罪還存在犯罪未遂問題。但對重傷意圖非常明顯,例如企圖嚴重毀容,并已著手實施的行為,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即使未造成任何實際傷害,也應按故意重傷罪(未遂)定罪量刑。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過失致死罪和故意傷害肯定是不一樣的他們達到的目的不一樣,如果自己是過失殺人了的話那么在判處刑罰上面會從輕進行處罰,而故意傷害罪最高刑罰可以達到無期徒刑,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警察能參與強拆嗎
2021-02-20股權融資包含無形資產嗎
2020-11-28商標權轉讓需要注意什么
2021-02-08酒店停車場車輛損壞責任如何認定
2021-01-05離婚協議中約定一方不負擔撫養費,離婚后子女能否起訴要求支付撫養費
2021-01-30協議限制離婚自由歸于無效
2021-02-27房產證抵押會不會過戶
2021-01-11起訴之后被告變更法人是否違法
2021-02-24因公殉職撫恤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10勞動者被追究刑事責任幾年后能否開除
2020-12-12新交通法規之實習期間上高速的規定是什么
2020-12-28出車禍意外死亡意外保險能賠多少錢
2021-03-23以房養老和養兒防老哪個更告譜
2020-11-26保險公司墊付搶救費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19保險合同的客體包含哪些
2021-01-01保險代理合同樣本
2021-03-05人壽保險的基本概念與原則
2020-11-15小區占地搭建要土地出讓金嗎
2021-01-20有關物權法的基本法律知識(三)
2021-01-15劃撥土地轉讓合同如何生效
20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