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意傷人導致輕傷如何處理
致人輕傷,涉嫌故意傷害罪,應當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且賠償治療費、誤工費、交通費等經濟損失。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規定: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侵權責任法》第十六條?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殘疾生活輔助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二、故意傷害罪的立案標準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規定,故意非法損害他人身體的行為為故意傷害罪。?故意傷害罪立案標準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一條的規定,"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自訴案件包括(二)人民檢察院沒有提起公訴,被害人有證據證明的輕微刑事案件:故意傷害案(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一款規定的)”,故意傷害他人身體,應當予以立案,不需要達到輕傷以上標準。
故意傷害罪與故意殺人罪的區別
就一般情況講,兩罪并不難區分,但在碰遇故意殺人未遂造成傷害或故意傷害致人死亡兩種情況時,二罪易混淆。要把握二罪的主要區別在于行為人是否以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為故意內容。如果行為人無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故意,而只有傷害他人健康的故意,即使客觀上行為導致了他人的死亡,也只能以故意傷害罪致死認定;如果行為人有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故意,即使其行為沒有造成他人死亡的結果,也構成故意殺人罪(未遂)。
司法實踐中,要認定行為人的故意內容是傷害還是殺人,應遵循主客觀相一致的原則,查明案件的全部事實,從行為人與被害人的關系,案件的起因、過程、結果、作案的手段、使用的工具、打擊的部位、強度、作案的時間、地點、環境條件、行為人作案前后的表現等方面入手,進行綜合分析、判斷。
也是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些關于“故意傷人導致輕傷如何處理”以及“故意傷害罪的立案標準”的相關法律知識。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知道:故意傷人導致輕傷會構成故意傷害罪,致人輕傷是需要面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處罰的,還需要賠償被害人相應的醫療費等。希望大家看了小編整理的知識,對于故意傷害罪能夠更加了解,知道其立案標準的如何的。當然如果大家還有不了解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帶律霸網進行在線法律知識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承包期滿之后怎么續包
2020-11-14如何對移送管轄權裁定提出復議
2021-01-22大學生上課玩游戲猝死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02集資房算什么性質
2020-12-02企業經濟性裁員的條件和程序規定
2021-02-23辭退后有工資嗎
2021-01-08購房保險有哪些常見問題
2021-01-16買了飛機延誤險怎么賠償
2020-11-28只能在當地購買人壽保險合同嗎
2020-12-31最高法院出臺司法解釋規范保險合同糾紛案件審理內容是什么
2021-01-03車被縱火保險公司賠嗎
2021-02-23保險糾紛的處理方式有什么
2021-01-12兼業保險代理人必須符合的條件有哪些
2020-11-17新手上路車禍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1-03-05什么叫做土地承包經營權
2020-11-14農村宅基地轉讓條件及糾紛有哪些
2021-01-06征地拆遷是否可以強制執行
2020-11-10房屋拆遷起訴期限是多久
2020-12-07有農村戶口,無宅基地拆遷補償嗎
2020-11-112020年住改非拆遷補償政策是什么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