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能不能賣農村房屋
關于執行農村買賣房屋合同時不過戶的問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民事政策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第56條規定:買賣雙方自愿,并立有契約,買方已交付了房款,并實際使用和管理了房屋,又沒有其他違法行為,只是買賣手續不完善的,應認為買賣關系有效,但應補辦房屋買賣手續。
但最高人民法院(1987)民他字第42號司法解釋對此作了進一步解釋:《意見》第56條規定的精神,只適用于解決《城市私有房屋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實施前的歷史遺留問題;《條例》實施后,人民法院審理這類案件,應嚴格按照《條例》的規定辦理。由此看來,《意見》第56條不適用于農村房屋買賣,當然不能作為審理本案的依據。而且,按照我國民法精神,不動產物權的取得、消滅和變更,經登記才產生法律效力,這也是為絕大多數國家的民法所接受的一條原則。
村民能否出賣其宅基地上房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規定農村宅基地屬農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只有該組織成員才享有宅基地使用權;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農村村民出賣、出租住房后,再申請宅基地的不予批準。從上述規定來看,法律雖未禁止農村村民出賣、出租宅基地上所建住宅,但對售房主體卻有限制。農村房屋買賣的出售方一般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村民,而購買方則存在兩種情況:
1、集體經濟組織內部成員。
集體經濟組織內部成員又分三種具體情況:
(1)本身已有宅基地,且符合國家規定的宅基地標準;
(2)已有宅基地,但尚未達到國家規定的標準;
(3)已在集體經濟組織落戶,但尚沒有分到宅基地。
根據一戶村民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的規定,對已有宅基地且符合國家規定標準的村民,再申請宅基地是不可能得到批準的。對上列第二種情況,村民如再申請第二處宅基地時超過國家規定標準的,也不應得到批準。至于第三種情況,則可依法申請建房用地。
2、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成員。
根據我國法律的規定,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成員不允許購買農村房屋的,否則即便剛買了也無法辦理房產證。
村民能不能賣農村房屋?村民在售賣農村房屋要了解合法性,在購買農村房屋時也要清楚它的產權,確定房屋能辦理房產證再購買。買賣農村房屋的時候產生了糾紛自己無法處理,這時的確需要律師的幫助,可以在線咨詢律霸網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使用偽造離婚證違法嗎
2020-12-04強制執行債權文書公證程序
2020-12-26買賣婚姻救父是否有法律效力
2021-02-12商標侵權行為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2021-02-06房產怎樣解除預抵押
2021-02-03訴訟保全可以保全哪些財產
2020-12-31商業匯票是什么,商業匯票的種類和特點是什么
2020-12-11欠條和借條有區別,你知道嗎
2020-11-09非法轉讓土地是否有追訴時效
2021-03-10怎么處理未婚同居期間的債權債務?
2021-02-02工作期間腦出血如何賠償
2021-01-12精神病人能繼承遺產嗎
2020-11-26非法占地如何處罰
2021-02-10房屋中介騙人有哪些手法
2021-01-30如何簽訂勞動合同
2020-11-14企業關閉分流可以解除合同不走嗎
2020-11-25飛機航班取消有賠償嗎
2021-02-11推薦最佳車險方案
2021-03-01購車保險合同約定不明確的,對合同條款應如何解釋?
2020-12-26關于規范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單證和標志管理的通知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