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庭延期最長時間是多久?
1、法院延期開庭受審限的限制,從立案之日起到審結完畢的時間不能超過《民事訴訟法》的第一百四十九條和第一百六十一條規定;
2、法律依據:
1)《民事訴訟法》(2012修正) 第一百四十九條 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準,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準。
2)《民事訴訟法》(2012修正) 第一百六十一條 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
按現時的法律規定,沒有正當理由是不能隨便延期的,沒有理由申請延期更加不會允許。
二、可以延期審理的條件
在法庭審判過程中,遇有延期審理法定情形之一,影響審判進行的,可以延期審理。
三、延期審理的法定情形:
1.需要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物證,重新鑒定/勘驗的;
2.檢察人員發現提起公訴的案件需要補充偵查,提出建議的:檢察院應當在1個月以內補充偵查完畢;
3.由于申請回避而不能進行審判的。
四、其他延期審理情形:
1.辯護人當庭拒絕繼續為被告人進行辯護/被告人當庭拒絕辯護人為其辯護,而被告人要求另行為他辯護人/要求法院另行指定辯護律師,合議庭同意的,應當宣布延期審理。
2.檢察院變更/追加起訴需要給予被告人/辯護人必要時間進行辯護準備的,合議庭應當宣布延期審理:
A.在法院宣告判決前,檢察院發現被告人的真實身份/犯罪事實與起訴書中敘述的身份/指控的犯罪事實不符的,可以要求變更起訴;
B.檢察院發現漏罪的同案犯罪嫌疑人/罪行可以一并起訴和審理的,可以要求追加起訴。
3.公訴人杜被告人供述取得的合法性不能當庭舉證的,可以建議延期審理;
4.庭審中公訴人為提供新的證據需要補充偵查,建議延期審理的,法庭應當同意。
5.被告人/辯護人通知訊問人員/訊問時其他在場人員/其他證人到庭,法庭認為有必要的,可以宣布延期審理。
延期開庭的最長時間按規定一般是六個月,但是如果有特殊情況,在向上級法院申請后得到批準再度延期,那么時限可能就不一定了,但一般延期審理不會超過兩次。延期開庭是需要理由的,如遇到被告要求更換辯護人,或者發現有新證據要補償偵查等,那么就可延期。
刑事訴訟法關于延期審理中止審理的區別是什么
刑事案件延期審理的期限是多久
民事訴訟中延期審理的法律依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一般的司法鑒定多少錢
2020-12-01公婆贈與房子給兒媳離婚可以要回嗎
2020-12-03執法中隊蓋章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18婚外生子需承擔的法律責任是什么
2021-01-30普通員工簽勞動合同注意什么
2021-02-21變更勞動合同時職工應注意些什么
2021-01-31產假期間安排工作符合法律規定嗎
2020-11-22公司部門解散可以辭退員工嗎
2021-02-19客戶聘請保險經紀人的必要性有哪些
2020-11-13對保險人解除合同的限制
2020-12-23補償性保險合同與給付性保險合同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23保險受益人能否更改
2021-02-14承包合同到期未收回動遷怎么辦
2021-01-08房屋在拆遷范圍內,就一定會拆遷嗎
2020-11-16農村房屋拆遷安置費一般是多少
2021-02-17征收集體所有土地房屋拆遷委托書樣本
2021-03-08拆遷公證書的法律效力
2021-03-11房屋拆遷補償協議范本是怎樣的
2020-11-13企業拆遷方面的法律規定究竟有哪些
2021-01-02妻子離家再婚,返村索要拆遷款合法嗎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