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搶劫這樣的違法犯罪活動,危害了我國的安定團結,并且如果當事人觸犯了搶劫罪,構成一定后果的話,我國法規對當事人是有著嚴重的懲罰的。但是,在法院判決搶劫罪的時候,需要對犯罪的主體進行一定的調查,如果達不到該罪的犯罪主體的話,還需要重新處理。下面小編就詳細為大家介紹搶劫罪的主體我國法規是怎樣規定的?
一、搶劫罪的主體我國法規是怎樣規定的?
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依《刑法》第17條規定,年滿14周歲并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該罪的主體。
二、搶劫罪的其他構成要件
1、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直接故意,并具有將公私財物非法占有的目的,如果沒有這樣的故意內容就不構成本罪。如果行為人只搶回自己被騙走或者賭博輸的財物,不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的目的,不構成搶劫罪。
2、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公私財物的所有權和公民的人身權利。對于搶劫犯來說,最根本的目的是要搶劫財物,侵犯人身權利,只是其使用的一種手段。
3、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對公私財物的所有者、保管者或者守護者當場使用暴力、脅迫或者其他對人身實施強制的方法,強行劫取公私財物的行為。這種當場對被害人身體實施強制的犯罪手段,是搶劫罪的本質特征。
所謂暴力,是指對財物的所有人、管理人、占有人的人身實施不法的打擊或強制,致使被害人不能的行為。如毆打、捆綁、傷害、禁閉等等。
所謂脅迫,是指對被害人以當場實施暴力相威脅,進行精神強制,從而使其產生恐懼而不敢反抗,任其搶走財物或者被迫交出財物的行為,脅迫的內容是當場對被害人施以暴力。脅迫的方式則多種多樣,有的是語言,有的是動作,有的還可能是利用特定的危險環境進行脅迫。脅迫必須是向被害人當面發出。如果不是向被害人當面發出,而是通過書信或者他人轉告的方式讓被害人得知,則亦不是本罪的脅迫。
以上就是針對,搶劫罪的主體我國法規是怎樣規定的的詳細介紹。在我國刑法當中,對搶劫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也就是說年齡達到14周歲以上,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構成該罪的主體。所以說說并不是說到18周歲以上犯搶劫罪才需要承擔刑事責任,如果自然人年紀在14周歲以上,觸犯搶劫罪的話就會受到法律的制裁。
持槍搶劫殺人怎么判刑
搶劫罪相關法規及司法解釋
搶劫銀行判幾年,搶劫罪的刑期是如何規定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雇傭關系人身損害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13大學生做兼職引發勞資糾紛,勞動監察大隊不受理怎么辦
2021-03-02圍繞注冊資金 公司法大修
2021-01-14離婚訴訟需要哪些證據
2021-03-23單位集資房轉讓合同范本
2021-02-25房地產開發企業發票如何管理審核
2021-02-11個人轉讓住房是否繳納土地增值稅
2021-02-08終止勞動合同是否可以要求賠償
2021-03-16人壽保險理賠都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1-03-25平安意外險的含義是什么
2021-03-17本案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人的代位求償權能否成立
2020-12-21保險合同條款要遵循什么原則
2021-01-19受益人先于被保險人死亡要理賠嗎
2021-01-27哪些情況下可以變更保險合同的主體
2021-01-15人身保險合同常見糾紛剖析
2020-11-09保險案件中不真正連帶責任的司法實踐問題
2021-02-01上了全險 為什么保險公司不賠?
2021-01-20黑龍江司法鑒定指定保險醫生正確嗎
2020-12-26保險監管的處理方式有哪些
2020-11-21集體土地承包程序有哪些
202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