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死不救應不應該立法的爭議是很久就存在的了,有利有弊。
利
見死不救需要用法律進行指引
應該立法懲罰見死不救者。我們國家的道德滑坡嚴重,特別是受一些司法案例影響,訛詐救助者、誣陷好人的情況讓社會風氣變得很壞。需要通過法律進行道德指引,而案例也往往是推動法律產生的動力。
立法可以讓人們有罪惡感
法律可以規范人們的行為,立法之后人們就會有責任感。這是道德約束和法律約束的區別,法律會讓人有罪惡感,而道德只會讓人產生愧疚感。罪惡感是很難消除的,而愧疚感會被一些合理化的東西消除。
通過立法可以讓人們重新定位
如果立法規定見死不救要受到處罰,人們就會重新定位。假如我救助了,我還能得到良心的安定;假如我不救助,可能會受到處罰。因此,法律可以更好地規范人的行為,讓人們對需要幫助者進行施救。
弊
這是道德規范,不能用法律處理
見死不救,是一種不作為行為。不作為行為要入罪都是有一個“法定的職責”為前提。而見死不救,只是一種道德義務。道德義務不能用刑法來處理,只能用道德教育、良知喚起、社會獎勵來解決。
立法更可能會導致“每個人都躲遠點”
中國人為此可以遇事躲著走、以免牽扯太多麻煩。真要有人出意外了,人們都躲得遠遠的,連看看情況再做打算的可能性都大大降低。要是真從”見死不救”變成“每個人都躲遠點”,這就違背立法的初衷
道德不是靠懲罰養成的
道德淪喪或助人為樂都是有根據。社會現象是很復雜的,要從多方面去觀察。道德不是靠懲罰養成的,用法律手段懲處“見死不救”既沒有必要,也很難操作;不如將精力放在加強社會救助體系的建設。
對于你提出的“見死不救是否應該立法”問題,見死不救目前來說還是不應立法的,見死不救本來就是道德層面上的多,而道德是不能和法律進行掛鉤的,再說了見死不救這種道德問題,應該是由教育進行改變的。你可以咨詢律霸網的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本人現執業于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研究生學歷,有著豐富的辦案經驗,經辦過很多的民事糾紛,包括經濟合同糾紛、民間借貸糾紛、勞動糾紛、婚姻繼承、交通事故糾紛。在刑事辯護領域,也取得了很多的取保候審,緩刑,罪輕辯護等成功的案例。本人有著扎實的理論基礎,積累了豐富的辦案經驗和法律實務經驗,工作中有著高度的責任感,為客戶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努力為客戶解決問題,不讓客戶多花一分冤枉錢!目前,張留紅律師有固定的合作團隊,在辦案過程可以利用一切資源為客戶尋求真正具有建設性的解決方案,真正做到了只要客戶委托了我們團隊的任一個律師就相當于擁有了本團隊全部律師資源,可以得到所有團隊律師的幫助,從而使客戶的合法利益最大化。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同時傷害共同傷害區別是什么
2021-01-09涉外結婚登記要錢嗎
2020-11-29離婚精神損害賠償的標準是這樣的!
2020-11-10證監會大股東增持法規內容是什么
2020-12-19交通事故怎么界定
2020-12-13行政處罰不交多久被強制執行
2020-12-13房產抵押貸款辦理條件是什么
2021-02-25胎兒取得繼承權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09涉及房產確權的離婚案件訴訟費用法律有沒有統一的標準
2021-01-16房地產糾紛案件舉證須知
2021-01-19佛山市住房公積金提取的前提需要哪些
2020-11-18騁用合同和勞務合同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15人壽保險無效的情形有哪些,人壽保險索賠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10買人壽保險有哪些優勢
2021-02-09為什么要投保出口產品責任險?
2021-02-14家庭財產保險索賠的注意事項
2021-03-02保險公司賺錢的方式是什么
2020-12-17人身保險中投保人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1-01-11保險公司車險理賠程序
2021-03-03機動車損失保險的證明材料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