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拘禁罪的律師意見書怎么寫
意見書
張X等人被XX市公安局以涉嫌非法拘禁罪刑拘后,律師向公安局、檢察院出具了律師意見書。檢察院采納律師意見對涉案人員作出不批捕決定,公安局將刑拘人員變更X制措施釋放,現已直訴。
XX省XX律師事務所接受張X的委托,指派周XX律師為張X涉嫌非法拘禁罪一案的辯護人。通過了解案情和調查,現依據《刑事訴訟法》第170條之規定,提交律師意見書,望予采納。
一、張X等人的行為不符合非法拘禁罪的構成要件。
(一)、公安部沒有(也無權做司法解釋)對非法拘禁罪構成要件的具體規定,目前對此類案子的刑事追訴均參照最高人民檢察院的有關司法解釋執行。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立案偵查案件立案標準的規定(試行)》中規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1、非法拘禁持續時間超過24小時的;
2、3次以上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一次非法拘禁3人以上的;
3、非法拘禁他人,并實施捆綁、毆打、侮辱等行為的;
4、非法拘禁,致人傷殘、死亡、精神失常的
5、為索取債務非法扣押、拘禁他人,具有上述情形之一的。
具體本案:2013年7月13日,張X(債權人)等人為索債將游X(債務人)從XX帶到XX的時間不足10個小時,期間并無對“受害人”捆綁、毆打、侮辱等行為(《法醫鑒定》的傷情描述符合電動車倒地時的人體擦傷,而非毆打傷);“受害人”也無傷殘、死亡、精神失常的任何情況發生,即:張X等人的行為不符合司法解釋的任何一種立案追訴的情況,不應對其追究刑事責任。
(二)、張X等人沒有“剝奪”游X的人身自由。
《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條規定: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他人人身自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即只有行為人“剝奪”了他人的人身自由,才能構成犯罪,而一般的“限制”他人人身自由并不一定構成犯罪。“剝奪”他人人身自由一定“限制”了他人人身自由,而“限制”他人人身自由則不一定就“剝奪”了他人人身自由。
何為剝奪人身自由,國家及國際人權條約的相關條款并沒有給出明確的界定。在實踐中,國際人權事務委員會和歐洲人權法院等區域性人權監督機構都是通過具體案例來闡釋剝奪人身自由的內涵。即從空間、時間及X制程度三因素分析界定其行為是“剝奪”還是“限制”。將他人關押在狹小的空間內(如地下室或某間房內)則可能構成“剝奪”,而不許離開某個城市或賓館旅店則可能僅是“限制”而非“剝奪”;限制他人人身自由超過24個小時構成“剝奪”(最高檢司法解釋),而不足24個小時則僅是“限制”而非“剝奪”(歐洲人權法院判定限制人身自由16個月為剝奪);實施武X威脅、捆綁毆打或藥物麻醉等X制手段的構成“剝奪”,僅實施語言脅迫或行動跟隨等手段的則是“限制”而非“剝奪”。
具體本案:6月21日,當張X等人在工地找到游X要賬時,游X主動要求找個地方說事(怕工地熟人多丟面子)。雙方相處的兩天里,是游X為證明自己不賴賬而到處聯系要賬還賬,他在賓館、網吧、飯店等處的人身自由沒有受到“剝奪”,即:沒有受到任何關押、捆綁、毆打或侮辱。他不僅手機隨時都和外界保持著聯系(如有安全威脅可隨時報警),而且在出入飯店、網吧等公眾場所時可隨時逃走(即使警察在場時游X也沒有要求救助)。“受害人”能報警不報警,能逃走不逃走,怎么能說其人身自由被“剝奪”了呢?
2013年7月23日,“受害人”向公安機關提交的《和解協議》,也補X了辯護人對張X等人法律責任的上述論證。《和解協議》:甲方(游X)從XX市區乘坐乙方(張XX系張X之妻)車輛去XX市區協商結算。在此期間乙方未限制甲方人身自由,甲方人身未受到損害。由于甲方家屬不知內情,以甲方受到乙方綁架為由,誤向XX市公安局報警。現通過雙方溝通,誤會得到消除及諒解,甲乙雙方自愿和解互不追究法律責任,涉及雙方經濟糾紛問題,通過司法機關訴訟解決。
二、偵查機關的非法證據應予排除。
據涉案人員陳述:本案在偵查中有刑訊逼供、一人問案甚至動員“受害人”控告等違法行為,筆錄中的“毆打”等暴X字眼均是辦案人員X加上去的,應作為非法證據予以排除(當事人已向有關領導提出口頭控告)。
綜上,張X等人的行為雖有不當,但尚不致構成犯罪。本案“受害人”賴賬在先(躲避甚至更換手機號),哪個人遇到言而無信的“老賴”不會生氣乃至有些出格的沖動行為呢(法律人也是人,換了是我們呢)?刑法是謙抑的,能用民法、行政法調整的就不能輕易動用刑法處置;刑法也是懲惡揚善的,被賴賬的張X初始也是受害人,換言之游X對本案的發生也是致害人。如不考慮上述因素而一味的懲處張X,產生的法律后果則有懲善揚惡之嫌。望貴院結合本案事實和綜合因素(雙方已達諒解,“受害人”不要求追究刑責),對張X等人作出無罪不起訴或罪行輕微不起訴,以維護法律的尊嚴和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此致
XX縣人民檢察院
辯護人:XXXX律師事務所
周XX律師
201X年XX月XX日
以上就是關于非法拘禁罪案件的意見書,大家看完之后就有了深刻的了解。對于非法犯罪也有認識。在實際中,遵守我國的法律法規才能避免違法犯罪行為的發生,希望大家要謹記。如果你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糾紛判決有異議多久時間內申訴
2021-03-19企業員工受刑事處罰獎金如何發
2020-12-13公共場合侮辱他人行為怎么認定處罰
2021-01-03聯營企業適用破產法嗎
2021-01-25勞務分包內部承包協議是否合法
2021-02-03企業做出調崗決定,員工是否應無條件服從
2021-02-10哪些勞動爭議可由調解委員會調解
2020-12-03搶救傷者非醫保用藥費用商業險公司是否應予理賠
2021-03-11旅游意外保險條款之保險合同的構成
2021-01-06對進入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不服怎么辦
2021-01-06保險公司不賠付車險的情況有哪些
2021-02-26購買財產保險后的注意事項有哪些呢
2021-02-10保險法立法目的是什么
2021-01-31快遞被燒了物流公司是否應當承擔責任
2020-12-14淺談我國保險稅制的改革
2021-02-25國有土地出讓違約金可減免嗎
2021-01-28法律是如何規定土地出讓金的
2021-01-05未經這幾項程序,政府有權將你的房子作為違建拆除嗎
2020-12-09哪些人能分到房屋拆遷補償款
2021-01-25新農村建設拆遷補償多少錢一平米
20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