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失殺人案件是否可以私了
不可以,因為殺人案件屬于公訴案件,而且性質嚴重。當然,關于民事賠償部分,可以私了。
認定過失致人死亡罪,需要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進行分析,分別是:
1、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過失,即行為人對其行為的結果抱有過失的心理狀態,包括疏忽大意的過失和過于自信的過失。疏忽大意的過失是指行為人主觀上對自己的行為可能造成他人死亡的結果應當預見而沒有預見,應當預見是法律對行為人實施某種有意識的行為時,可能造成他人死亡結果的主觀認識上的要求。
2、主體要件
本罪的主體要件為一般主體,凡達到法定責任年齡且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自然人不能成為本罪主體。首先,無論從行為人的主觀惡性、客觀行為,還是社會危害性上看,本罪均不是嚴重破壞社會秩序的犯罪。其次,對過失致人死亡的結果的預見,要求行為人具有一定的認識能力和辨別能力。年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由于身心發育尚不成熟,知識水平及對客觀事物的觀察和認識能力、對自身行為可能造成的危害結果的認識,都有一定局限性,所以,他們是限制行為能力(含責任能力)人,因此,法律上不要求他們對過失行為負刑事責任。
3、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因過失致使他人死亡的行為。構成本罪,客觀方面必須同時具備三個要索;
(1)客觀上必須發生致他人死亡的實際后果。這是本罪成立的前提。
(2)行為人必須實施過失致人死亡的行為。在這里,行為人的行為可能是有意識的,或者說是故意的,但對致使他人死亡結果發生是沒有預見的,是過失。本罪屬結果犯,行為的故意并不影響其對結果的過失。過失致人死亡行為可以分為作為的過失致人亡行為和不作為的過失致人死亡行為兩種情況。
(3)從行為人的過失行為與被害人死亡的結果之間必須具有間接的因果關系,即被害人死亡是由于行為人的行為造成的。
4、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生命權。剝奪他人生命權的行為,無論是故意,還是過失,均具有社會危害性,受刑法打擊。
過失殺人案件私了也可能會要承擔相應的責任,應該來律霸網上做個咨詢問問專業法律人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轉租可以不告知房東嗎
2021-01-11江蘇省宿遷市精神損害賠償項目有哪些
2021-01-05交通事故傷殘鑒定需要多少鑒定費
2020-11-09輕微傷抓人有時間期限嗎
2020-11-15被撞做理療報銷嗎
2020-12-28勞動仲裁庭審調查時應當注意的問題
2020-12-04新婚姻法關于家庭暴力財產分割及孩子撫養問題
2021-02-09家庭暴力導致離婚案例
2020-12-25專門人民法院可以審理行政案件嗎
2020-12-18冤假錯案怎么舉報
2021-03-19全國性商業銀行的注冊資本最低是多少
2021-03-02擔保合同沒有寫時間怎么辦
2021-03-09租房的陷阱有哪些,怎樣選擇理想的房屋中介
2021-01-11工廠私自解除勞動合同怎么維權
2021-03-13企業破產能不能解除勞動合同
2020-11-20超過60歲是否存在勞動關系
2021-02-10行政許可的申請與受理
2021-01-09海南省改制關閉破產國有企業職工安置辦法
2020-12-12實習證明格式是怎樣的
2021-02-20雇傭關系的賠償標準
20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