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犯罪和個人犯罪在我國的社會上和法律上還是有著一定的區別的,我國對這類犯罪的當事人進行相應的區別對待。相關的犯罪事實和案件的判罰也較為不同。下面小編就如何區分單位犯罪和個人犯罪,這類問題為你進行解答。
一、如何區分單位犯罪與個人犯罪?
1、是否為了單位的利益,是否由單位的決策機構決定
單位決策機構產生單位意志,指揮單位行為的實施,任何單位成員在單位業務活動中依據決策機構的決定實施的行為,應視為單位行為。單位犯罪所具有的特定程序性,即符合單位決策程序,是它與自然人盜用單位名義或擅自以單位名義進行的犯罪相區別的重要特征。因而,單位內部成員未經單位決策機構批準、同意或認可而實施的犯罪行為,一般只能認定為自然人犯罪。
同時按照決策機構的決定實施的行為必須為了單位的利益。單位犯罪中,犯罪后的違法所得通常歸單位所有,即因犯罪行為所產生的非法收益,受益對象是本單位或者本單位的多數員工;而自然人犯罪中,犯罪后的違法所得多半為自然人個人所有。如果不是為了單位利益,而是為了謀取個人利益,那么這種情況不應按照單位犯罪處理。比如《刑法》第三百九十三條規定在單位行賄罪中,因行賄取得的違法犯罪所得歸個人所有時,依照刑法第三百八十九條關于行賄罪的相關規定定罪處罰。
2、是否是以單位的名義
行為以單位的名義實施是認定單位犯罪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并非所有以單位名義實施的犯罪都是單位犯罪。1999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單位犯罪案件具體應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規定:“盜用單位名義實施犯罪,違法所得由實施犯罪的個人私分的,依照刑法有關自然人犯罪的規定定罪處罰”。所以,打著單位的幌子,利用單位名義,為個人謀取利益的不法行為,當然不能認定為單位犯罪。
3、行為是否在單位成員的職務活動范圍內,或者與單位的業務活動相關
單位只對其在業務范圍內或與業務相關的活動范圍內的行為負責。如果行為與單位業務沒有任何關系,則不應讓單位承擔刑事責任。當然,單位的行為不拘于在登記機關核準的經營范圍之內,也可以超出登記的經營范圍,只要是與單位的業務活動相關或者說與單位的人格相關,也可以視為是單位的行為。但如果與單位的業務活動并無實質的關聯,則一般不應視為單位行為。
二、四種單位犯罪中以個人犯罪論處的情形
根據司法解釋,下列4種情況不以單位犯罪論處而應當以個人(自然人)犯罪論處:
1、無法人資格的獨資、合伙企業犯罪的。
2、個人為進行違法犯罪活動而設立的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實施犯罪的。
3、公司、企業、事業單位設立后,以實施犯罪為主要活動的。
4、盜用單位名義實施犯罪,違法所得由實施犯罪的個人私分的。
這類犯罪的相應情形和犯罪結果也較為不同。我國的法律規定判定這類案件的犯罪情形的需要根據相關的犯罪目的和犯罪手段進行相應的判定,判定后對案件的犯罪者的相關判罰標準和判罰也較為不同。
拒執罪單位犯罪主體的參考依據是什么
如何斷定是單位犯罪,單位犯罪認定?
單位犯罪的構成條件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涉外離婚爭取撫養權有哪些規定
2021-01-02法律意見書范本是怎么樣的
2021-03-12商標轉讓流程規定有哪些
2021-01-17男方在女方孕期提離婚會凈身出戶嗎
2021-02-19單位公租房申請書范文怎么寫
2020-11-08無競業限制但有保密條款是否應該補償
2020-11-08合法分居離婚的要求是什么
2021-03-15學生周六溺水身亡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0工作2年沒簽訂勞動合同,被辭退怎樣賠償
2020-12-17哪些情況不能簽終止協議
2021-02-06單位終止勞動合同應當支付經濟補償金的幾種情形
2021-01-30被刑拘后是否可以直接解除勞動關系
2020-11-15勞動關系轉移流程
2020-12-05雇傭關系可以隨意解除嗎
2020-11-29勞務外包是什么意思
2021-02-16無故解雇員工如何補償
2021-02-28什么是萬能壽險,萬能壽險在實踐中的優勢有哪些
2020-12-02保險公司拖車費標準是多少
2021-02-24人身保險合同中“違法行為免賠”條款應該如何理解
2021-01-07車上座位責任險案例
2021-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