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單位公司集團為犯罪主體時的案件一般稱為單位犯罪。但是單位犯罪由于人數的限制以及單位的形式的特殊性,有些時候多人共同犯罪并不能判定為單位犯罪,那么怎么區分單位犯罪標準有哪些呢?下面就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怎么區分單位犯罪標準有哪些?
1、單位是否真實、依法成立
單位是依照有關法律設立,具備財產、名稱、場所、組織機構等承擔法律責任所需條件的組織。對于為了進行違法犯罪活動而設立的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實施犯罪的,或者公司、企業、事業單位設立后,以實施犯罪為主要活動的,由于不符合單位設立的宗旨,且通常具有借此規避法律制裁的非法目的,故應按自然人犯罪處理。
2、是否屬于單位整體意志支配下的行為
單位犯罪是在單位意志支配下實施的,行為人的行為是單位意志的體現;而個人犯罪則完全是在其個人意志支配下實施的,體現的是其個人意志。單位意志一般由單位決策機構或者有權決策人員通過一定的決策程序來加以體現。未經單位集體研究決定或者單位負責人決定、同意的行為,一般不能認定為單位意志行為。
3、是否為單位謀取利益
在故意犯罪尤其是牟利型犯罪中,只有在為本單位謀利益的情況下,才能認定為單位行為。如為單位謀取非法利益而進行走私,違法所得全部歸單位所有的,即屬單位行為,相反,即便以單位名義走私,但違法所得由參與人個人私分的,則一般應認為是自然人共同犯罪。
4、是否以單位名義
一般情況下,單位犯罪要求以單位名義實施。對于這里的“以單位名義”應作實質性理解。對于打著單位旗號,利用單位名義為個人謀利益而非為單位謀利益的不法行為,不能認定為單位犯罪。根據最高人民法院在《關于審理單位犯罪案件具體應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中的規定,盜用單位名義實施犯罪,違法所得由實施犯罪的個人取得的,不是單位犯罪,應當依照刑法有關自然人犯罪的規定定罪處罰。
從以上內容可以看出,怎么區分單位犯罪標準有哪些該問題應該從單位犯罪的性質定義上出發。首先單位本身的合法性是最基本的判斷依據,除此之外犯罪的行為是否是整體的意志支配這一點也很重要,除此之外,利益的最終歸屬也是判斷單位犯罪的重要依據,需要注意的是,單位的主體是最基本的判斷要求。
最新單位犯罪司法解釋
拒執罪單位犯罪主體的參考依據是什么
單位犯罪的主體包括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征地拆遷補償協議是否需要交印花稅
2021-02-16一級傷殘鑒定標準是怎樣的
2020-11-20商標注冊絕對禁止條件
2020-12-01法院如何處理反擔保
2021-02-21財務糾紛擔保連帶責任
2021-03-01冰毒販毒量刑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10改裝車輛上路是否合法
2021-03-20怎么可以讓另一方沒有探視權
2020-12-14離婚后還有哪些民事權利和義務
2021-02-07簽了合同又作口頭承諾有效嗎
2021-01-31受威脅已過戶的贈與房產可反悔嗎
2021-01-25集資房是什么意思
2020-12-13意外傷害保險的責任期限是什么意思,時間是多久
2020-11-13未盡提示、說明義務被罰,保險人說明義務的履行方式是什么
2020-11-18人身意外保險范圍有哪些
2020-12-30保險合同是指什么
2021-01-20死差益與死差損的概念是什么
2020-12-04關于承包權能否繼承”的問題
2021-03-02土地轉讓合同印花稅收費標準是什么呢
2021-03-07什么是空心房,拆遷有補償嗎
2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