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謀殺跟故意殺人有什么區別
從法律角度來講,兩個概念是不相同的,雖然最終的結果有可能是一樣的。謀殺是有預謀、有計劃的進行的故意殺人行為,而故意殺人,有可能是偶然所致,比如犯罪人是被被害人激怒的,一時沖動,沒有考慮后果就動手殺人(激情故意殺人)。在刑法上面從主觀構成要件來講,謀殺的主觀惡性要大。當然兩者產生的法律后果可能是完全一樣的,承擔的法律責任也有可能是一樣的,但是在實際判案中,還是應該區分謀殺和故意殺人,畢竟二者的主觀惡性不一樣,針對偶然所致的故意殺人,法庭在審判的時候一般還是會考慮當時的情況,做出判決,也即兩者會有不同的判決結果。
二、謀殺
謀殺是一項普通法罪行。如果一個人被他人蓄意以任何方法非法殺死,或使他嚴重受傷后死亡,則會犯下罪行。基于生命權是行使一切權利的基礎,且一旦喪失無法回復,因此謀殺在所有普通法國家中都是最嚴重的刑事罪行之一,本罪的最高法定刑即為該國刑法所允許的最高刑罰(例如死刑、終身監禁或法定最高監禁年期)。
謀殺的構成:
構成謀殺罪的要素在不同法律體系中或有所不同,但一般都包括以下定義:
殺人的行為是有預謀的,行兇者在明知有關行為會使他人死亡仍然作出有關行為。
即使并非親自下手,主使者也犯了謀殺罪。
即使沒有特定的謀殺對象,但在有關行為(例如在人口密集的地方縱火、引爆爆炸品)在理性認知下可能造成他人死亡的情況下仍作出該等行為,導致他人死亡。
三、故意殺人
故意殺人,是指故意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屬于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權利罪的一種。是中國刑法中少數性質最惡劣的犯罪行為之一。我國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規定: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殺人罪是行為犯,只要行為人實施了故意殺人的行為,就構成故意殺人罪。由于生命權利是公民人身權利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權利,因此,不管被害人是否實際被殺,不管殺人行為處于故意犯罪的預備、未遂、中止等哪個階段,都構成犯罪,應當立案追究。
故意殺人的判斷:
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他人死亡的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即為故意。故意分為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
直接故意指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必然或者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希望危害結果的發生以及明知必然發生危害結果而放任結果發生的心理態度。又可分為兩種情況,即明知可能和明知必然。
間接故意指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放任這種結果發生的心理態度。所謂放任,是指行為人對于危害結果的發生,雖然沒有希望、積極地追求,但也沒有阻止、反對,而是放任自流,聽之任之,任憑、同意它的發生。
間接故意包括三種情況:
(1)為了追求一個合法的目的而放任一個危害社會的結果發生;
(2)為了追求一個非法的目的而放任另一個危害社會的結果的發生;
(3)在突發性案件中不計后果,動輒捅刀子的情形。
以上就是由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帶來的相關資料。我們知道,雖然從行為以及導致的結果上來說,謀殺和故意傷人沒有多大的區別,但是,兩者在法律的角度來講,是屬于不同的兩個概念。若是您還有疑惑,歡迎您進行在線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債務人死亡的法院不能直接判決繼承人承擔清償責任
2020-11-14P2P平臺因非法融資倒閉投資者的錢還要的回來嗎
2020-12-24破產清算必須注銷公司嗎
2021-03-09父母朋友能否成為該子女的監護人
2020-12-03交通事故死亡賠償范圍
2021-01-282021孩子上體育課受傷誰來賠
2020-12-24強制執行的房產能否解押
2020-12-05勞務作業承包關系和雇傭關系的區別
2021-02-09如何指定人壽保險的受益人
2021-03-10壽險理賠中主訴證據效力的認定
2021-01-08飛機延誤一小時賠償嗎
2021-02-21房屋保險中的分類有幾種
2020-11-27保險合同是有償合同
2021-01-12外資保險公司超出業務范圍尚不構成犯罪如何處罰
2021-03-07主責第三者險賠償醫藥費嗎
2021-01-16如何快速獲得保險公司理賠
2020-11-23沒給員工交保險是民事糾紛嗎
2021-03-08婚內財產保全保險以及注意事項
2021-02-17重復投保有什么后果
2020-12-21保險公司不予理賠可以起訴嗎
20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