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就是主犯。
我國現行刑法第26條規定:“組織、領導犯罪集團進行犯罪活動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這是我國刑法關于主犯的法定概念。根據這個概念,我們可以將主犯分為兩種,即組織、領導犯罪集團進行犯罪活動的犯罪分子,以及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究竟如何認定共同犯罪人的作用是主要還是次要,在具體司法實踐中經常發生混淆甚至錯誤,這就必然導致主犯與從犯認定中的隨意性,并進而影響到罪刑相適應原則的適用。我們認為,概括來講,所謂“起主要作用”是指共同犯罪人對共同犯意的形成、共同犯罪行為,以及共同犯罪的危害結果所具有的決定性作用。根據刑法中“主客觀相統一”的原則,我們可以分別從主、客觀兩方面來具體說明這種決定性的作用。從主觀上來看,主犯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促成共同犯罪故意,并使之強化。
具體而言,包括:(1)發起共同犯罪的犯意,即共同犯罪中的造意行為或教唆行為。由于這種行為是共同犯罪故意形成的根本原因,其對共同故意的決定性作用是不言而喻的;(2)策劃共同犯罪的行為,即選擇犯罪目標、制定犯罪計劃的行為。它包括制定共同犯罪行為的計劃,以及制定行為實施后如何逃避刑事責任的計劃。共同犯罪與單獨犯罪一樣,也有預謀與突發之分。有預謀的共同犯罪通常更易達到既遂,因為共同犯罪行為實施之前的策劃行為避免了共同犯罪人的盲目行動,為犯罪既遂奠定了基礎。此外,通過實施犯罪行為之前的策劃行為,在心理上堅定了共同犯罪人的犯罪意志,這也是策劃行為不可忽視的一個功能。
從客觀上來看,主犯的作用主要表現在對共同犯罪行為及其危害結果所起的決定和推動作用,包括:(1)糾集共同犯罪人。二人以上共同實施犯罪行為,這是共同犯罪的最基本條件,是成立共同犯罪的前提。(2)指揮共同犯罪人的行為。無論是簡單共同犯罪還是復雜共同犯罪、一般共同犯罪還是犯罪集團,要想使犯罪行為構成既遂,協調各共同犯罪人的行為,使其有效地作用于犯罪對象是必不可少的,實施指揮行為的人無疑屬于主犯。(3)共同犯罪的積極參加者和主要實行者。這類共犯在共同犯罪中雖然不擔任組織、指揮、策劃的職能,但是他們實施犯罪行為的積極性明顯高于一般共同犯罪人,應認定為主犯。(4)對犯罪結果起決定性作用的共同犯罪人。將主、客觀兩方面的作用相結合,就可以準確地認定共同犯罪中的主犯。
如果你有其他疑問,可以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盜竊罪加重處罰情節金額如何認定
2021-02-12專利權人是單位還是發明人有什么界定
2020-11-30懷孕死刑犯怎么處理
2021-01-19私刻公章構成表見代理嗎
2021-01-24婚前貸款買房屬于共同財產嗎
2021-03-08繼承法關于遺贈手續多久失效
2021-03-04離婚能向滿十八歲子女要贍養費嗎
2021-03-12情勢變更是否屬于合同免責原因
2021-03-17農村宅基地使用權糾紛案例及分析
2021-03-13房屋不動產到期可以延期嗎
2021-01-13跟什么樣的人可以簽勞務合同
2021-03-20超過60歲是否存在勞動關系
2021-02-10免責條款未說明 保險公司輸官司
2020-11-20保險受益權的喪失與保險人的免責
2021-01-04土地出讓金返還稅收有哪些
2021-01-14深圳土地置換出新規,安置補償標準提高
2021-02-01土地流轉的合法程序有哪些
2021-03-08土地出讓金的計算方法是什么
2020-12-25自建房屋拆遷補償標準如何計算
2021-03-18審批過的宅基地沒有辦宅基地證符合拆遷標準么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