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保范圍約定不明確怎么辦
依照我國《擔保法》的規定,保證擔保的當事人對保證擔保的范圍沒有約定或者雖有約定但約定不明確的,保證人應當對全部債務承擔責任。也就是說,保證人應該就主債權的全部及其利息、主債務人因違約應支付的違約金、主債務人違約造成主債權人損害的損害賠償金以及債權人實現債權的費用承擔保證責任。
根據法律規定,當事人對于擔保責任范圍約定不明的,擔保人應當對全部債權承擔責任,全部債權包括主債權及利息、違約金、損害賠償金和實現債權的費用。《物權法》第173條規定:“擔保物權的擔保范圍包括主債權及其利息、違約金、損害賠償金、保管擔保財產和實現擔保物權的費用。當事人另有約定的,按照約定。”對于保證,《擔保法》第21條規定:“保證擔保的范圍包括主債權及利息、違約金、損害賠償金和實現債權的費用。保證合同另有約定的,按照約定。當事人對保證擔保的范圍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的,保證人應當對全部債務承擔責任。”
可見,再擔保范圍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時法律的規定對于債權人是有利的,也是合理的。首先,無論是設立擔保物權還是保證,目的都是保證債權的順利實現,保證債權人的合法權利,在此過程中債權人的債權理應得到全面的實現,因此把實現債權的的費用加到債權人身上既不符合有利于債權實現這一目的,也是債權人間接的損失,對債權人也是不公平的。其次,擔保作為承諾債務人履行到期債務時的,擔保物或保證人就應當承擔該債務,違約金、逾期利息以及其他實現債權所需要的費用都是因債務人違約所造成的,擔保人也應當對此承擔責任。
雖然法律對保證責任的范圍做出了規定,但這是在合同雙方當事人未約定的情況下。《物權法》、《合同法》都屬于私法的范疇,根據私法意思自治的基本原則,如果當事人對擔保的范圍另有約定的,按照其約定。如果當時人約定的保證范圍小于法律所規定的擔保范圍,那么就應當按照當事人的約定確定擔保責任。如果當事人約定的擔保責任的范圍大于法律規定的保證范圍,擔保人承擔責任時,原則上可以要求將其責任縮減至法律規定的擔保責任限度內。
如果您還有任何疑問,歡迎在本網進行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單位不給繳納社保,勞動仲裁后怎么補償
2021-02-26法人對其財產享有哪些權利
2021-01-04交通事故訴訟擔保人是律師嗎
2021-01-02上下班工傷鑒定標準范圍
2021-02-13哪些婚姻關系視為無效婚姻
2021-02-21名下無房無車怎么強制執行
2021-01-27做路橋工程摔傷如何索賠
2020-12-08二手汽車過戶步驟是什么
2020-12-26集資房轉讓需繳納什么費用
2020-11-16軍人病退的規定是怎么樣的
2021-03-202020疫情期間工資被拖欠怎么維權
2021-02-17勞動爭議仲裁庭審被申請方聯系不上怎么處理
2021-01-17飛機延誤險的賠償標準是如何的
2020-11-24人身保險的原則具體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04保險理賠程序有哪些
2021-02-04運輸工具保險的主要險種有哪些
2021-02-19自家車相撞,保險公司是否賠償
2020-12-11保險條款是否是“霸王條款”
2020-12-24土地承包合同的期限有多長
2021-03-24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特征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