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審是刑事訴訟的一種強制措施,是否會被判刑入獄,需要由人民法院根據案件事實做出依法判決。
取保候審,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的一種刑事強制措施。是指在刑事訴訟中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機關對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變更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為防止其逃避偵查、起訴和審判,責令其提出保證人或者交納保證金,并出具保證書,保證隨傳隨到,對其不予羈押或暫時解除其羈押的一種強制措施。由公安機關執行。客觀地說,犯罪嫌疑人被羈押后,最應當考慮和最值得花費時間和精力的行為即為代為取保候審。
取保候審只是一種強制措施,不是刑罰處罰。關鍵要看取保候審期滿后,法院作出有罪還是無罪,罪重還是罪輕,是否追究刑事責任的判決。
1,取保候審是一種強制措施,這與判不判刑沒關系。
2,如果法院審理查明未犯罪,當然不會判刑。
3,一般情況下,取保候審的會被判緩刑。
因此,判刑是看你的案情。如果最終查實清楚是有犯罪事實那么肯定是要判刑的,至于量刑如何也是要案情的,不過一般能取保也說明案情不是很嚴重,量刑在三年以下還有可能判緩刑的。
取保候審期滿以后怎么處理
取保候審即將到期的,執行機關應當在期限屆滿十五日前書面通知決定機關,由決定機關作出解除取保候審或者變更強制措施的決定,并于期限屆滿前書面通知執行機關。執行機關收到決定機關的《解除取保候審決定書》或者變更強制措施的通知后,應當立即執行,并將執行情況及時通知決定機關。
被取保候審人在取保候審期間沒有違反《刑事訴訟法》第五十六條的規定,也沒有故意重新犯罪的,在解除取保候審、變更強制措施或者執行刑罰的同時,縣級以上執行機關應當制作《退還保證金決定書》,通知銀行如數退還保證金,并書面通知決定機關。
執行機關應當及時向被取保候審人宣布退還保證金的決定,并書面通知其到銀行領取退還的保證金。
取保候審只是一種強制措施,不是刑罰處罰。關鍵要看取保候審期滿后,法院作出有罪還是無罪,罪重還是罪輕,是否追究刑事責任的判決。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申請工傷認定的程序具體有哪些
2020-12-13男女雙方簽訂的承諾書,具有法律效力嗎
2021-02-08醫療事故分幾級呢
2021-02-12實習生受傷屬于工傷嗎
2021-01-20現役軍人結婚未審查違法嗎
2020-12-13公司解散注銷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28攝影公司用動漫圖片侵權嗎
2020-12-31收據原件丟失,復印件有法律效力嗎
2021-02-13新民間借貸司法解釋對P2P平臺有哪些影響
2021-01-12公共場合強奸幼女坐幾年牢
2020-12-30行政處罰限期整改一般多長時間
2021-02-28哺乳期被裁員賠多少
2020-12-04離婚訴訟有哪些證據,離婚訴訟如何舉證?
2021-01-04遺囑存放在遺囑執行人處有時間限制嗎
2021-03-02遺囑人燒毀公證遺囑能否視為撤銷遺囑
2020-11-28訴訟離婚程序怎么走
2021-01-01夫妻雙方怎樣做能不承擔對方債務
2021-01-13未約定逾期還款利息的,逾期利息怎么算
2021-01-01提存貨物滅失的責任
2021-02-18沒結婚但一起生活有繼承權嗎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