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生受傷屬于工傷嗎?可以的,實習的時候最好和公司簽定一些合同。
工傷保險條例,第六十一條規定:“本條例所稱職工,是指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包括事實勞動關系)的各種用工形式、各種用工期限的勞動者”。這里所稱“各種用工形式、各種用工期限的勞動者”就是《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的工傷主體,實習生雖然不是該廠招聘來的合同工、固定工、臨時工,但屬于學校安排到該廠邊勞動、邊學習的實習生,也是不同用工形式、不同用工期限的勞動者。因此,實習生也屬于《工傷保險條例》調整的工傷主體,實習生在工作中遭到傷害,如果符合工傷認定條件的,同樣應當認定為工傷,并應獲得賠償和享受工傷待遇。
而實習生實習期間不認定為工傷的具體原因:
1、實習生不具備勞動法規定的勞動者主體資格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二條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以下統稱用人單位)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適用本法。”可見,我國相關法律法規對勞動者及勞動就業保障范圍都作了明確規定,而依據該條規定,在校生并不符合“勞動者”定義的條件。他們在實習單位實習期間的身份仍然是在校學生,實習的本質只是課堂教學內容的延伸,并不會因學習場所的改變而成為法律意義上的勞動者。因此,實習學生不能算作我國《勞動法》上規定的勞動者。
2、實習生不符合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的受償主體資格,不享受工傷保險待遇
勞動部于1996年10月1日頒布試行的《企業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第六十一條規定:“到參加工傷保險的企業實習的大中專院校、技工學校、職業高中學生發生傷亡事故的,可以參照本辦法的有關待遇標準,由當地工傷保險經辦機構發給一次性待遇”。但隨著《工傷保險條例》于2004年1月1日起施行,前述《試行辦法》已失效,而新的《工傷保險條例》并未繼承上述實習生傷亡事故可以參照工傷認定及處理的規定。
這種立法上的重大變化,充分說明可以獲得工傷保險賠償的主體只能是與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或事實勞動關系的勞動者。由于在校學生與實習單位之間沒有建立勞動關系,不具有企業職工的身份,因此,實習生不屬于工傷保險賠償的受償主體,相應地他們在實習期間遭受傷害不能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只能按民事侵權糾紛來處理。
實習生受傷爭取賠償時想要詳細了解并給自己提供支持的人可以在線詢問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爭議調解的步驟分別指的是什么
2021-02-11補辦結婚登記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2021-01-21業務委托書可以背書轉讓嗎
2021-01-25被保全的財產還能質押嗎
2021-03-05打架報警醫療費要承擔嗎
2021-02-15收養協議是否適用合同法
2021-03-12勞動合同在哪些情形下無效
2021-01-30拘役是否要解除勞動合同
2021-02-21建筑公司可以將勞務分包給無資質的個人嗎
2021-03-11合同到期可以調崗嗎
2020-12-01勞務派遣轉勞務外包合法嗎
2021-02-04疫情單位要求在家休息有工資嗎
2021-03-18哪些勞動爭議可由調解委員會調解
2020-12-03勞動糾紛如何處理
2020-12-30人身保險合同效力的法理分析
2020-12-31個人意外保險最多理賠多少
2020-12-21重復保險的賠償方式是什么
2021-03-09生育保險是否屬工資福利
2021-01-28保險理賠需多少時間才能到賬
2021-01-25自殺后可以獲得保險理賠嗎
202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