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殺人罪如何處罰
法律解讀
故意殺人罪如何處罰
1、犯本罪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10年以上有期徒刑。屬于情節嚴重的,應當判處死刑或者無期徒刑。如出于圖財、奸淫、對正義行為進行報復、毀滅罪證、嫁禍他人、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等卑劣動機而殺人;利用烈火焚燒、長期凍餓、逐漸肢解等極端殘酷的手段殺人;殺害特定對象如與之朝夕相處的親人,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知名人士等,造成社會強烈震動、影響惡劣的殺人;產生諸如多人死亡,導致被害人親人精神失常等嚴重后果的殺人;民憤極大如犯罪人惡貫滿盈,群眾強烈要求處死的故意殺人;等等。
2、犯本罪,情節較輕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據司法實踐,主要包括:
(1)防衛過當的故意殺人;
(2)義憤殺人,即被害人惡貫滿盈,其行為已達到讓人難以忍受的程度而其私自處死,一般是父母對于不義的兒子實施這種行為;
(3)激情殺人,即本無任何殺人故意,但在被害人的刺激、挑逗下而失去理智,失控而將他人殺死,其必須具備以下條件:其一,必須是因被害人嚴重過錯而引起行為人的情緒強烈波動;其二,行為人在精神上受到強烈刺激,一時失去理智,喪失或減弱了自己的辨認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其三,必須是在激憤的精神狀態下當場實施。
(4)受囑托殺人,即基于被害人的請求、自愿而幫助其自殺;
(5)幫助他人自殺的殺人;
(6)生母溺嬰,即出于無力撫養、顧及臉面等不太惡劣的主觀動機而將親生嬰兒殺死。如果是因為重男輕女的思想作怪,發現所生的是女兒而加以溺殺的,其主觀動機極為卑劣,則不能以本罪的情節較輕情況論處。
事件經過
死者忌日前一天,兇手被執行死刑
5月24日,再過一天就是李-強兩周年忌日,當天清晨6時許,綁架并殺害李-強的元兇杜*澤,在丹江口市被執行死刑。一起毀了3個家庭的慘案,就此畫上句號。
“已經獲知了相關信息,這是他(杜*澤)應得的懲罰。”昨日中午,李-強的母親張*英(化名)在電話里告訴記者,5月25日下午,她一個人跑到兒子墳前,將杜*澤被執行死刑的消息“告訴”了兒子。
作為一名失獨母親,張*英痛恨殺死自己兒子的杜*澤和呂*偉,但在面對這樣的結果時,她又無法表達自己心中的痛。因為區區1萬元錢,兩個無知男孩不僅毀了自己的一生,也毀掉了3個原本幸福的家庭。
李-強生前是丹江口市一中的一名高二學生,父母曾打算將其送到國外念大學。“如果不是這件事,他現在也許已經在國外讀書了。”張*英說,就是因為這個“如果”,“也許”變成了永久的不可能。
2014年5月25日晚,當時只有18歲的杜*澤伙同19歲的呂*偉,將昔日同桌李-強騙至丹江口市城區一座廢棄的防空洞內。杜、呂二人強行為李-強拍下一張哭泣的照片后,將李-強殺死在防空洞內。因為擔心警方快速查到線索,杜*澤又用事先準備好的汽油,將李-強的遺體在防空洞內焚燒。做完這一切,杜*澤又用李-強本人的手機給其家人打電話索要了1萬元贖金。
懺悔來得太遲,他將自己送上不歸路
拿著殺人后勒索來的1萬元錢,杜*澤和呂*偉逃到江蘇蘇州,藏身在蘇州打工的竹山男子鄧某的出租屋里。丹江口市警方根據線索一路追到蘇州,在蹲守11個小時后將杜*澤抓獲,并收繳了部分贓款。2014年6月9日,呂*偉和鄧某也被警方抓獲。
據杜*澤等人交代,在綁架李-強前,他們就已經策劃好殺人焚尸再勒索贖金的全部細節。至于為什么非要殺死李-強,杜*澤的解釋是因為李-強認識他,并且關系不錯,如果留下活口,李-強肯定會報案。
2014年11月30日,杜*澤綁架殺人案由十堰市中級人民法院刑一庭在丹江口市法院開庭審理。一份32頁的判決書載明了杜、呂等人的驚心罪行。杜*澤因犯綁架罪,被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呂*偉因犯綁架罪,被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鄧某因犯窩藏罪,被判處有期徒刑3年,緩刑4年。
其間,身處鐵窗之內的杜*澤接受過一次媒體采訪,“爸、媽,我對不起你們。”這是他在接受采訪時說的第一句話。看得出,他在為自己的行為懺悔,可惜懺悔來得太晚。
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最終駁回了杜*澤和呂*偉的全部上訴請求,作出“維持原判”的終審裁定。
剛滿20歲的杜*澤,在扼殺他人性命的同時,將自己也送上了不歸路。
3個家庭被毀,留給親人無盡傷痛
被害兩年的李-強、剛剛伏法的杜*澤和被判無期徒刑的呂*偉,他們都是家中獨子。
面對事實,呂*偉的父親呂*軍(化名)和杜*澤的父親杜*國(化名),都忍不住嚎啕大哭起來。“向受害人家屬還有兩個孩子對社會造成的負面影響,表示深深的懺悔、懺悔……”在記者面前,呂*軍先后說了6遍“懺悔”。“娃子沒有教育好,我代娃子給受害家庭說聲‘對不起’!失敗。”頭發花白的杜*國流著淚,深深地鞠了一躬。
事情已經過去兩年,但這3個孩子留給父母及親人的,是永遠無法撫平的傷痛。就連辦案民警也對此案深感痛心,“這起案件雖然順利偵破,但我們心里卻非常沉重,沒有絲毫破大案后的喜悅。”丹江口市公安局一位負責人說。
昨日,本報官方微信對此案最新進展的報道,引起很多網友熱議。“悲劇的背后,總能想到教育的缺失,家庭教育、學校教育乃至我們的社會教育。”網友“glory”說,面對這樣的慘劇,除了心痛還應該有深深的反思。
網友“**依依”則留言說:“子不教,父之過,18歲的任性,18歲的叛逆,在扼殺他人性命的同時,把自己也送上了不歸路。當警鐘再次敲響的時候,我們做家長的,是否能在忙碌中重新反省一次:我們的孩子管教好了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開庭前調解對原告有利嗎
2021-03-20失信是永久性的嗎
2021-03-18施工過程中受傷的哪里的法院有管轄權呢?
2020-12-19個人房屋贈與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23婚姻自由與婚姻自主權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17離婚后繼父能否索要贍養費
2021-03-17法院什么情況下駁回原告的起訴
2021-01-05養子女、有撫養關系的繼子女可以代位參與繼承嗎
2021-01-25什么是單位集資房
2021-02-17生產者的產品責任法律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15保險合同中默示保證與明示保證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18人身保險的險種具體是指什么
2021-01-06保險合同成立與生效如何確定
2021-03-08無證駕駛出事故強制保險不應免
2021-01-18保險的功能有哪些
2021-01-14林地承包多少錢一畝
2020-11-09荒山承包協議怎么寫
2020-12-26土地轉讓金按面積的多少算
2020-11-27遇到房屋拆遷維權的方法有哪些
2020-12-25房屋拆遷補償計算標準
20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