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于犯罪預備是預備犯嗎????
不是;但犯罪預備亦稱預備犯。是為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行為。故意犯罪中介于犯罪決意與著手實行犯罪之間的一個階段。行為人在此階段上,主觀方面具有犯罪的直接故意,即明知其預備行為是為侵害某種客體制造條件,并希望以此保證犯罪的既遂;客觀方面表現為為實施犯罪而準備工具、制造條件,既可以是作為的形式,也可以是不作為的形式。
二、犯罪預備的處罰原則:
犯罪預備行為是為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行為,犯罪預備形態則是犯罪行為由于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停留在預備階段的停止形態。我國刑法理論一般認為,行為符合犯罪構成是追究行為人刑事責任的根據,犯罪預備行為也有其犯罪構成,它是一種具備修正的構成要件的犯罪未完成形態。這是追究犯罪預備行為的刑事責任的法理根據。犯罪預備行為雖然尚未直接侵害犯罪客體,但已經使犯罪客體面臨即將實現的現實危險,因而同樣具有社會危害性。因此,犯罪預備行為同樣具有可罰性。我國刑法第22條第2款認可了這一學說,規定對于預備犯應當追究刑事責任。同時考慮到犯罪預備行為畢竟尚未著手實行犯罪,還沒有實際造成社會危害,刑法又規定,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三、預備犯的刑事責任
根據《刑法》第22條第2款的規定,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遵犯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簡記從、減、免)。顯然,預備犯應當負刑事責任。但由于預備犯還沒有著手實行犯罪,沒有造成犯罪結果,其社會危害性通常小于“既遂犯”的社會危害性,故對于預備犯,可以從寬處罰。“可以”是授權性法律規范的表達方式,具有允許、許可的意思,但同時也表明了刑事立法的傾向性意見。這兒,刑法雖然用的是可以,但可以理解為“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也是法定的,一般情況下司法機關必須這樣為之。只有在特殊情況下,如行為人準備實行特別嚴重的犯罪、手段特別惡劣時,也可以不予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故也是法律所規定“可以”應有之義。)至于究竟是從輕處罰還是減輕或者免除處罰,應當對犯罪預備的整個案件進行綜合考察后來決定。
主要應考慮的情節有:
一是犯罪預備行為是否已經完成;
二是犯罪預備行為本身能否導致實行行為造成重大危害結果;
三是犯罪預備行為所反映的行為人主觀惡性的大小等。
綜合上面所說的,任何一起案件都是有犯罪預備的存在,只要是為了此案件而作前期的準備就算是構成了犯罪,如果在做的期間而停止了犯罪,那么在處罰的時候一般就會從輕處理,所以,犯罪的處理都是有法律依據的,不同的情況作不同的處理。
犯罪預備的認定原則是什么
犯罪預備量刑處罰是怎樣的
預備犯承擔哪些刑事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變更老人的贍養權的條件
2020-12-04職工不服勞動仲裁該怎么去處理
2021-01-03房子一般多少年拆遷
2021-03-13人身損害死亡賠償金如何分配
2020-11-24個人借貸的借貸保證要準備嗎
2021-03-04撫養費包括教育費嗎
2021-01-31遺贈與生前贈與有什么區別
2021-03-21公證遺產之后可否不繼承轉賣
2021-02-03農村五保戶去世后其遺產應由誰繼承
2021-01-21父母去世之前能繼承房產嗎
2020-11-24商業銀行承擔責任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0可撤銷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12房地產估價機構管理辦法
2020-11-30單方解除合同的法律后果
2021-03-24勞動合同爭議解決方式怎么規定
2021-02-14處分以后能否直接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26拘留期間能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08勞動糾紛企業能否提出仲裁
2020-12-26拖欠農民工工資之后的經濟怎么補償
2020-11-15人壽保險離婚時要分割嗎
20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