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農村征地的補償,是給村集體還是給農戶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對農村個體土地進行征收時,征地補償款是歸農村經濟集體的,再由全體村民或者村委會決定如何分配,而地上隨著物歸所有人的。
二、相關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
第二十五條?征用土地方案經依法批準后,由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市、縣人民政府組織實施,并將批準征地機關、批準文號、征用土地的用途、范圍、面積以及征地補償標準、農業人員安置辦法和辦理征地補償的期限等,在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鄉(鎮)、村予以公告。
被征用土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應當在公告規定的期限內,持土地權屬證書到公告指定的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辦理征地補償登記。
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根據經批準的征用土地方案,會同有關部門擬訂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在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鄉(鎮)、村予以公告,聽取被征用土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的意見。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報市、縣人民政府批準后,由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實施。對補償標準有爭議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協調;協調不成的,由批準征用土地的人民政府裁決。征地補償、安置爭議不影響征用土地方案的實施。
征用土地的各項費用應當自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批準之日起3個月內全額支付。
第二十六條?土地補償費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地上附著物及青苗補償費歸地上附著物及青苗的所有者所有。
征用土地的安置補助費必須專款專用,不得挪作他用。需要安置的人員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安置的,安置補助費支付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和使用;由其他單位安置的,安置補助費支付給安置單位;不需要統一安置的,安置補助費發放給被安置人員個人或者征得被安置人員同意后用于支付被安置人員的保險費用。
市、縣和鄉(鎮)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安置補助費使用情況的監督。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對農村個體土地進行征收時,征地補償款是歸農村經濟集體的,再由全體村民或者村委會決定如何分配,而地上隨著物歸所有人的。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讀者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征地安置補償費的標準是什么
2020-11-09無期徒刑怎么算立功
2020-12-14什么是非婚生子
2021-02-12如何評定交通事故傷殘
2020-11-11執行立案說明已經在執行了嗎
2021-01-18購買集資房要什么條件
2020-12-05就業協議的有效期限怎么算
2021-03-16商業銀行可以自行確定存款利率嗎
2021-03-05企業會遇到哪些常見的合同欺詐行為
2021-01-28委托擔保合同
2020-11-26兒童游泳館溺水責任在誰
2021-01-17購買村集資房的需注意什么
2020-12-14臨時工簽勞動合同后違約該怎么處理
2021-03-10私自改離職證明違法嗎
2021-03-04滿半年漲工資包括實習期嗎,
2021-01-25被車撞了出院再入院保險公司會報嗎
2020-12-29保險合同為單務合同對不對
2020-11-28委托了代理人,本人還能不能參加訴訟?
2021-02-02未簽訂土地出讓合同但已開發使用是否繳納土地使用稅
2020-12-16房屋征收的拆遷補償方案有哪幾種
20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