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犯罪預備有沒有中止的情況?
(一)根據其發生的時空范圍,可分為預備中止、未實行終了的中止以及實行終了的中止。
1、預備中止即發生在預備階段的中止,如為殺人買刀后中止。
2、未實行終了的中止即發生在行為尚未實行終了時的中止,如強奸行為人基于被害人的說服而停止犯罪。
3、實行終了的中止即發生在犯罪行為實行終了的中止。如投毒殺人等。
(二)根據行為人是否以積極的行為中止自己的犯罪行為,可分為消極中止和積極中止。
1、消極中止消極中止是指自動的放棄犯罪。
2、積極中止積極中止是指行為已經實行終了但結果尚未發生的情況下,有效的防止結果的發生的中止。
二、相關知識說明
1、定義
犯罪預備亦稱預備犯。是為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行為。故意犯罪中介于犯罪決意與著手實行犯罪之間的一個階段。行為人在此階段上,主觀方面具有犯罪的直接故意,即明知其預備行為是為侵害某種客體制造條件,并希望以此保證犯罪的既遂。
客觀方面表現為為實施犯罪而準備工具、制造條件,既可以是作為的形式,也可以是不作為的形式。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四條的規定,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的發生的行為。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 。
中止行為本身不是犯罪,而是刑法所鼓勵的行為;犯罪中止形態則是犯罪的狀態,應當負刑事責任。
2、構成要件
我國現行刑法第24條第1款規定:“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的,是犯罪中止?!?
犯罪預備:行為人主觀上具有犯罪的故意。即犯罪預備的目的,是為了順利地進行犯罪活動,實現犯罪意圖,體現了預備犯的主觀惡性,這是追究其刑事責任的主觀依據。行為人已經為實施犯罪進行了準備活動。
3、處罰原則
犯罪預備行為是為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行為,犯罪預備形態則是犯罪行為由于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停留在預備階段的停止形態。
犯罪中止:根據其發生的時空范圍,可分為預備中止、未實行終了的中止以及實行終了的中止。根據行為人是否以積極的行為中止自己的犯罪行為,可分為消極中止和積極中止。
對于在犯罪預備過程中出現了犯罪預備中止的情況,應當由司法機關對其犯罪事實進行合法的認定后進行處理,如果在犯罪預備的過程中,沒有造成犯罪事實或者其它人的經濟損失而導致犯罪中止的情況,一般是不會構成犯罪事實既遂的。
如何區分犯罪預備與犯罪中止
刑法中犯罪預備屬于犯罪嗎?
犯罪預備量刑處罰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特許經營合同的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1-01-17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行為有哪些
2020-12-21申請工傷認定要多久才行
2021-02-27工傷保險死亡賠償有沒有時間限制
2021-01-17設立普通合伙企業應當具備什么條件
2020-12-06賣假貨會判刑嗎,賣假貨的法律責任
2020-11-15改裝車輛上路是否合法
2021-03-20什么屬于精神出軌,法律有規定精神出軌嗎
2021-02-12車損險賠償范圍
2020-12-29沒交物業費被物業起訴怎么辦
2020-12-03單位拒絕支付工傷賠償怎么辦
2020-12-12工傷申請財產保全有必要嗎
2021-02-25離婚調解收取財產分割費嗎
2020-11-10老公動手打你怎么處理
2020-11-15購房合同平面圖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01國企簽勞動合同嗎
2021-01-22銀行不按勞務合同履行工作怎么辦
2021-02-28本案保險合同中的免責條款是否有效
2021-02-22什么叫除外責任
2021-01-23撞死人保險賠償多少萬
2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