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銀行不正當競爭行賄屬于什么行為?
1、商業賄賂行為
2、商業賄賂行為是指經營者在市場交易活動中,為爭取交易機會,特別是為獲得相對于競爭對手的市場優勢,通過秘密給付財物或者其他報償等不正當手段收買客戶的負責人、雇員、合伙人、代理人和政府有關部門工作人員等能夠影響市場交易的有關人員的行為。
二、不正當競爭行為的處罰有哪些
1、違反《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定的,給予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罰款、吊銷營業執照等行政處罰
2、經營者采用財物或者其他手段進行賄賂以銷售或者購買商品,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不構成犯罪的,監督檢查部門可以根據情節處以罰款,有違法所得的,予以沒收。
3、經營者采用財物或者其他手段進行賄賂以銷售或者購買商品,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不構成犯罪的,監督檢查部門可以根據情節處以一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4、對待商業銀行的不正當競爭行為,銀監會將對其進行處罰,如果違法所得低于五十萬只需要沒收其所得,不再追加罰款
三、根據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規定,不正當競爭行為大體有7類:
1、欺詐交易方法:包括4種:
①假冒他人的注冊商標。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的同意,擅自使用他人的注冊商標,既是商標侵權行為,也是不正當競爭行為;
②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的名稱、包裝、裝潢,或者使用與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稱、包裝、裝潢,使購買者誤認為是該知名商品;
③擅自使用他人企業名稱或姓名,使人誤認為是他人的商品;
④在商品上偽造或冒用認證標志、名優標志等質量標志,偽造產地,對商品質量作引人誤解的虛假表示。
2、商業賄賂行為:商業賄賂是指經營者為了推銷或者購買商品,采用行賄手段以獲得競爭優勢的行為。它與合法的“回扣”、“折扣”、“傭金”的區別在于,賄賂所給予的財物或其他好處不在交易對方的正規賬目中予以反映。
3、虛假廣告:是指經營者利用廣告或者其他使公眾知道的方法,對產品的質量、制作成份、性能、用途、生產者、有效期限、產地等作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
綜上所述,不正當競爭行為有欺詐交易,商業賄賂,虛假廣告,詆毀競爭對手的商業信譽,對于不正當競爭可以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罰款、吊銷營業執照等,對于商業銀行不正當競爭,銀監會將會對其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反不正當競爭法全文是什么?
不正當競爭的賠償標準是什么
不正當競爭的判斷標準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征地補償費的構成是怎樣的
2021-01-05逃稅罪的處罰
2020-11-09船舶承租人自營船舶是否要取得船舶管理資質
2021-01-26怎樣證明侵權商品來源合法
2020-11-30賣方收了定金能違約嗎
2021-02-04未經批準在名稱中使用“銀行”字樣的會坐牢嗎
2020-12-17怎么擬定合同有免責條款
2020-12-02交通事故理賠有什么程序
2021-03-07勞動者不簽合同 單位可終止勞動關系
2021-02-042020年疫情期間辭退員工怎么補償
2021-02-13收取違約金的勞動爭議糾紛如何處理
2021-01-31北京在職員工違反保密協議如何處罰
2021-01-30漲薪一個月后辭職應按漲薪前薪資發放還是漲薪后薪資發放
2021-01-03意外保險理賠需要什么手續
2021-03-05新《保險法》的溯及力問題
2021-01-12車上責任險案例
2020-11-21外資保險公司可以經營的保險業務是什么
2020-12-27財產保全在哪里辦
2021-02-02哪些機動車保險中會有免賠率
2021-03-14保險公司的押金會退還嗎
202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