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后,其身體權是否完全喪失?自愿捐贈遺體者的家屬能否對遺體的最終走向享有更多的知情權?
按照目前法學界對身體權的基本解釋,身體權是指公民(包括殘疾公民)維護其身體完全支配其肢體、器官和其他身體組織的具體人格權。身體是公民享有權利的物質基礎,離開了身體,公民無任何權利可言,更不要說具有法律上的人格權。身體權就在于保持身體的完全性、完整性。侵害他人身體的完整性就是對他人身體權的侵害。身體權同時表現為公民對自己身體組成部分的肢體、器官和其他組織的支配權。所以說,身體權也是公民基本的人格權。
目前,我國對于死者是否享有身體權一直沒有定論。我國著名法學家楊*新認為,人活著對自己的身體享有身體權,死后,身體權就轉化為身體利益,這種身體利益轉化由他的近親屬依法保護,侵害死者的遺體,同樣構成侵犯行為,死者的近親屬同樣可以要求賠償精神損失。
與此同時,我國沒有一部統一的遺體捐贈法,只有衛生部和一些地方政府相繼出臺了遺體捐贈條例。但我發現,其著重強調的只是捐獻前的自愿程序,而當遺體捐獻后,在遺體捐獻程序、接收站工作人員的培訓、遺體保管、捐獻方和接受方的權利與義務等具體操作方面還存在不少缺陷,很多方面完全處于法律真空。
刑事律師提示:
當一項社會事務事實上處于無人監管的狀態之中時,當法律在多個環節出現真空時,權利就容易受到侵害,程序就容易混亂,個人或家屬之所以愿意遺體捐獻,是因為他們希望能夠為醫學研究盡一份力,從而幫助更多的人擺脫病魔,但這并不意味著遺體就完全“任人處置”。
對于生者來講,我國法律對于身體權的維護確實高度重視,包括《憲法》、《刑法》都規定了身體權受到侵害時,對方應負的民事責任和刑事責任,而對于死者來說,身體權的擁有與否應當盡快有一個定論,不能總是讓這塊領域處于法律空白之中。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林立德律師,法學學士,執業于海南省大型綜合性律師事務所---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具有多年豐富的法律實務經驗。始終認為律師維護的不是公平正義,而是當事人的切身利益。專注于刑事辯護、建筑工程、合同糾紛、婚姻家庭、勞動糾紛、債權債務糾紛等領域。執業以來成功辦理多起刑事案件、民間借貸糾紛案件、建設工程合同糾紛案件、非訴案件,兼任海口鑫偉昌貿易公司、海南省財政廳等公司及政府部門的常年法律顧問。扎實的法律功底、清晰的辦案思路和一絲不茍的辦案態度為業內和當事人一致認可。
怎么舉報足浴店不合法
2021-03-16行政處罰時違反一個法律多條如何處罰
2021-02-02破產人無財產可供分配了該怎么辦
2020-12-16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案件如何確定管轄
2021-03-22小產權房可以打官司嗎
2021-01-23合同糾紛判決后上訴期為多長時間
2021-02-19辦理抵押登記可以只用房產證和身份證嗎
2020-12-29用人單位末位淘汰解除勞動合同合不合法
2021-01-03勞務派遣能否獲得賠償
2021-01-18法院可以強制執行人壽保險保費嗎
2021-01-02出口產品責任險的保險費是如何計算的
2021-02-13車險理賠必備常識
2021-02-28責任無法認定保險公司如何賠償
2021-03-12肇事者醉酒保險公司咋賠
2021-01-13保險理賠對方不配合怎么處理
2020-12-30保險受益權的前沿案例問題研究
2020-11-10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特征以及概念是什么
2020-12-02辦理土地轉讓有哪些程序
2021-03-05外嫁女孩還能獲得拆遷補償嗎
2020-12-04國家對拆遷安置補償是怎樣規定的
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