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房交了土地出讓金還是公房嗎
公房的居住人交納了土地出讓金后,還是不是公房要依據具體情況而定,但一般還是屬于公房,除了要補交土地出讓金外,還需要交納其他的費用公房才能成為個人產權的房屋。
《經濟適用住房管理辦法》
第三十條 經濟適用住房購房人擁有有限產權。
購買經濟適用住房不滿5年,不得直接上市交易,購房人因特殊原因確需轉讓經濟適用住房的,由政府按照原價格并考慮折舊和物價水平等因素進行回購。
購買經濟適用住房滿5年,購房人上市轉讓經濟適用住房的,應按照屆時同地段普通商品住房與經濟適用住房差價的一定比例向政府交納土地收益等相關價款,具體交納比例由市、縣人民政府確定,政府可優先回購;購房人也可以按照政府所定的標準向政府交納土地收益等相關價款后,取得完全產權。
上述規定應在經濟適用住房購買合同中予以載明,并明確相關違約責任。
公房使用權的法律性質
關于公房使用權的法律性質,據筆者了解,在理論界分歧很大,比較有代表性有債權說、居住權說、自物權說、他物權說:
(一)債權說。持這一觀點的理論者認為,國家做為公房的所有權人,授權房產行政主管部門將公房出租給職工使用,由職工支付租金,已經形成一種租賃合同關系。
(二)居住權說。持這一觀點的理論者認為,公房使用權與居住權人對他人所有的住房及其附著物所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的居住權的法律特征相似,因此公房使用權應以居住權明確。
(三)自物權說。持這一觀點的理論者認為,公房租賃是依據變相工資分配方式建立起來的租賃關系,不是真正合同法意義上的租賃關系,這種使用權具有所有權性質,本質是物權,即民事主體以自己勞動獲得的權利,象勞動報酬一樣。
(四)用益物權說。持這一觀點的理論者認為,公房使用權由于具備使用權人對公房的實際控制權、支配權,所有人的權利被虛化、弱化,使用權沒有期限限制,所有權人行使所有權受到使用權人的限制,以及公房還凝結著職工的勞動價值,基本符合用益物權特征,因此屬于用益物權。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公房的居住人交納了土地出讓金后,還是不是公房要依據具體情況而定,但一般還是屬于公房,除了要補交土地出讓金外,還需要交納其他的費用公房才能成為個人產權的房屋。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人身損害和精神損害賠付標準
2021-01-01偽造身份證件罪情節嚴重怎樣認定
2021-01-28執行董事是什么意思
2020-12-01質押合同何時生效
2021-02-10原告不拿離婚調解書怎么辦
2021-01-18領結婚證要財產公證嗎
2021-03-02生活不困難也能索要贍養費嗎
2020-11-28法律上對繼承權的順序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15韓國非法打工如何處罰
2021-03-02夏季勞動保護的方法有哪些
2020-12-31勞動爭議申訴最長年限是幾年
2020-11-22交通事故理賠期限是怎么算的
2021-02-20完善保險合同告知義務制度的思考
2021-01-22人身保險合同中的變更受益人法律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5保險合同法定解除權
2021-01-15保險欺詐全方位解析
2020-12-30林地承包經營權轉讓的條件是什么
2020-12-15公務員能接受農村拆遷賠償嗎
2021-01-01工業用地的拆遷包括哪些補償項目
2021-01-13公租房的拆遷補償金額是怎么計算的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