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職后經濟補償金需納稅嗎
離職經濟補償金超過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的部分,才要按照個人所得稅納稅。即使納稅,還要除以個人在本企業的工作年限數。勞動者與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依法應當獲得的經濟補償金屬于員工離職后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按照目前的個人所得稅納稅范圍,是應當按照“工資、薪金所得”項目計征個人所得稅。但這并不是說,員工的離職經濟補償金都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只有那些離職經濟補償金超過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的部分,才要按照個人所得稅納稅。
而且,即使納稅,員工的離職經濟補償金還要除以個人在本企業的工作年限數(個人在本企業的工作年限數按實際工作年限數計算,超過12年的按12計算),以其商數作為個人的月工資、薪金收入,按照稅法規定計算如何繳納個人所得稅。換言之,如果王某的離職經濟補償金不超過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3倍的話,就無需繳納個人所得稅。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
第二十七條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的月工資按照勞動者應得工資計算,包括計時工資或者計件工資以及獎金、津貼和補貼等貨幣性收入。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準計算。勞動者工作不滿12個月的,按照實際工作的月數計算平均工資。
實際上從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在我國對于員工通過勞動從公司那獲得的工資該繳納什么稅收就按什么稅收繳納,但是對于離職補償金而言,國家給予了一定的優惠繳納的稅收當中一定程度上免除了個人所得稅,?而如果被多繳稅收的可以聯系律師,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有限責任公司股權受讓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0-12-26新三板掛牌到上市需要多長時間
2021-03-14喪葬費、死亡撫恤金能否作為遺產繼承
2021-02-14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事實婚姻如何認定
2020-12-02婚前財產沒有財產公證,離婚時怎么分割
2021-02-01沒通過監護人私自帶走孩子違法嗎
2020-12-14父母健在孩子能否變更監護人
2020-11-26執行標的的異議
2021-01-11保管費應在什么時候支付
2021-02-23詐騙罪 偽造房產證
2020-12-14入職合同簽訂需要注意的事項包括哪些
2021-03-15建筑工地勞務關系能否認定工傷
2020-11-21單位調崗調職調薪勞動者要如何應對
2021-01-18公司給員工調崗,造成員工被迫辭職需要給經濟補償嗎
2020-12-29被動物咬了該如何維權
2020-12-10銀行不按勞務合同履行工作怎么辦
2021-02-28定期人壽保險是怎么進行理賠的
2021-02-12投保壽險時的注意事項
2021-01-12產品責任險的除外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25人身保險傷殘評定的內容有哪些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