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職后經濟補償金需納稅嗎
離職經濟補償金超過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的部分,才要按照個人所得稅納稅。即使納稅,還要除以個人在本企業的工作年限數。勞動者與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依法應當獲得的經濟補償金屬于員工離職后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按照目前的個人所得稅納稅范圍,是應當按照“工資、薪金所得”項目計征個人所得稅。但這并不是說,員工的離職經濟補償金都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只有那些離職經濟補償金超過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的部分,才要按照個人所得稅納稅。
而且,即使納稅,員工的離職經濟補償金還要除以個人在本企業的工作年限數(個人在本企業的工作年限數按實際工作年限數計算,超過12年的按12計算),以其商數作為個人的月工資、薪金收入,按照稅法規定計算如何繳納個人所得稅。換言之,如果王某的離職經濟補償金不超過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3倍的話,就無需繳納個人所得稅。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
第二十七條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的月工資按照勞動者應得工資計算,包括計時工資或者計件工資以及獎金、津貼和補貼等貨幣性收入。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準計算。勞動者工作不滿12個月的,按照實際工作的月數計算平均工資。
實際上從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在我國對于員工通過勞動從公司那獲得的工資該繳納什么稅收就按什么稅收繳納,但是對于離職補償金而言,國家給予了一定的優惠繳納的稅收當中一定程度上免除了個人所得稅,?而如果被多繳稅收的可以聯系律師,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解決著作權糾紛案件
2021-03-05車禍骨折多久談理賠
2020-11-07夫妻共同財產如何分割
2020-11-09無結婚證酒席錢要賠償嗎
2021-03-02贍養費能一次清嗎
2021-03-07強制執行撤銷要多久生效
2021-01-03汽車追尾事故如何處理
2020-12-26ETC欠費超30日將上報個人征信嗎
2020-11-11宣傳單是否屬于要約邀請
2020-11-27擔保合同的擔保方式
2021-03-15二手房交易注意事項
2020-12-07夫妻唯一住房可否拍賣
2021-01-18什么是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
2021-01-26競業限制名字簽錯有效力嗎
2020-12-20事業單位解聘經濟補償金標準
2021-01-21人壽保險合同的基本條款有哪些,哪些人壽保險合同無效
2021-02-28飛機延誤2小時有賠償嗎
2021-01-19批單不屬于格式條款
2021-01-11提單責任險保險合同糾紛的法律問題初探
2021-01-27保險欺詐是什么意思
202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