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職后經濟補償金需納稅嗎
離職經濟補償金超過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的部分,才要按照個人所得稅納稅。即使納稅,還要除以個人在本企業的工作年限數。勞動者與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依法應當獲得的經濟補償金屬于員工離職后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按照目前的個人所得稅納稅范圍,是應當按照“工資、薪金所得”項目計征個人所得稅。但這并不是說,員工的離職經濟補償金都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只有那些離職經濟補償金超過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的部分,才要按照個人所得稅納稅。
而且,即使納稅,員工的離職經濟補償金還要除以個人在本企業的工作年限數(個人在本企業的工作年限數按實際工作年限數計算,超過12年的按12計算),以其商數作為個人的月工資、薪金收入,按照稅法規定計算如何繳納個人所得稅。換言之,如果王某的離職經濟補償金不超過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3倍的話,就無需繳納個人所得稅。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
第二十七條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的月工資按照勞動者應得工資計算,包括計時工資或者計件工資以及獎金、津貼和補貼等貨幣性收入。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準計算。勞動者工作不滿12個月的,按照實際工作的月數計算平均工資。
實際上從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在我國對于員工通過勞動從公司那獲得的工資該繳納什么稅收就按什么稅收繳納,但是對于離職補償金而言,國家給予了一定的優惠繳納的稅收當中一定程度上免除了個人所得稅,?而如果被多繳稅收的可以聯系律師,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鑒定陳述書怎么寫?
2020-11-14涉外婚姻離婚要怎么應訴
2021-03-04延邊州涉外婚姻拒簽案例分析
2020-12-18打人致輕傷一級判什么刑2019年最新規定
2020-11-24公司法關于分紅的規定是什么
2021-01-17車禍精神損害賠償的索賠如何確定
2020-11-21論票據法中的無權利抗辯
2021-03-10子女的姓氏如何確定?
2020-11-07如何反家暴
2021-02-09父母包辦婚姻合法嗎,包辦婚姻的法律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30老人去世房產過戶有期限嗎
2020-11-25休產假期被裁員怎么賠償
2021-01-15未成年精神病人監護人只能是其近親屬嗎
2021-03-07房產抵押貸款辦理條件是什么
2021-02-25房屋裝修合同范本怎么寫
2020-12-17普通員工簽勞動合同注意什么
2021-02-21用人單位私自修改合同期限該合同還有效嗎
2020-12-25關于雙重勞動關系的爭議
2021-02-01定期人壽保險的內容有哪些
2020-12-29簽訂水路貨物運輸合同應掌握哪些知識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