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遺產全部由遺囑繼承人繼承嗎
遺產全部由遺囑繼承人繼承,但是有一定的條件。
二、遺囑
遺囑是指遺囑人生前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按照法律規定的方式對其遺產或其他事務所作的個人處分,并于遺囑人死亡時發生效力的法律行為。
遺囑能力是指自然人依法享有的設立遺囑,以依法自由處分其財產的行為能力。遺囑為民事行為,設立人必須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依我國現行法規定,只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才有設立遺囑的行為能力即遺囑能力,不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人不具有遺囑能力。因此,遺囑人須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根據我國《繼承法》第22條的規定,無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為能力人所立的遺囑無效。遺囑人是否具有遺囑能力,以遺囑設立時為準。在設立遺囑時,遺囑人有遺囑能力的,其后雖喪失遺囑能力,遺囑也不因此失去效力。
反*亦然。所以,最高人民法院在《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41條中明確規定:“遺囑人立遺囑時必須有行為能力。無行為能力人所立的遺囑,即使本人后來有了行為能力,仍屬無效遺囑。遺囑人立遺囑時有行為能力,后來喪失了行為能力,不影響遺囑的效力。”
遺囑必須是遺囑人處分其財產的真實的意思表示,因為意思表示真實是民事行為有效的必要條件。遺囑是否為遺囑人的真實意思表示,原則上應以遺囑人最后于遺囑中作出的意思表示為準。受脅迫、欺騙所立的遺囑無效;偽造的遺囑無效;遺囑被篡改的,篡改的內容無效。
我國《繼承法》第19條規定,遺囑應當對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保留必要的遺產份額。這一規定屬于強行性規定,遺囑取消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的繼承權的,不能有效。遺囑人未保留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的遺產份額,遺產處理時,應當為該繼承人留下必要的遺產,所剩余的部分,才可參照遺囑確定的分配原則處理。繼承人是否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應按照遺囑生效時該繼承人的具體情況確定。
以上就是關于這些問題的答案,希望對大家有幫助。如果您需要關于這方面的幫助,律霸網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施工噪音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0-12-06軍人離婚要部隊領導批準嗎
2020-12-14什么是合同解除權
2021-01-13借法人資金需要寫借款協議嗎
2021-03-18訴前調解的效力怎么樣
2020-12-16法定監護與委托監護的關系如何
2021-01-13如何打交通事故官司
2021-01-13申請預售許可的材料有哪些
2021-02-24房產證沒有本人簽字能抵押嗎
2020-12-22對工傷認定不服可申請仲裁嗎
2021-02-11一般保險合同糾紛案例
2020-11-17新辦法提醒:購買人身保險新型產品該注意什么?
2021-03-21保險糾紛的處理方式包含有哪些
2021-02-25給政府征地要不要繳納土地出讓金
2020-12-21新農村建設搬遷是否是自愿為原則的
2021-03-22公益拆遷比商業拆遷補償低嗎
2021-01-15上海拆遷安置房退稅怎樣辦理
2021-03-08房屋的拆遷委托書怎樣寫
2021-02-03征地聽證,放棄后可否再申請
2021-03-16征收土地房屋拆遷委托書樣本
20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