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慮到去臺人員和臺灣的特殊情況,為了保護臺灣繼承人依法繼承在大陸遺產,根據《繼承法》的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通過有關司法解釋,對臺灣繼承人的繼承問題作了如下一些規定:
1、人民法院過去處理的繼承案件中,已經給去臺人員或臺胞保留了遺產份額的,他們可以按執行程序向人民法院申請取得。
2、去臺人員和臺胞,對人民法院已審結但未保障其繼承權的案件提出申請再審的,人民法院可依審判監督程序進行再審,依法保護其繼承份額。份額多少可依實際情況酌定。
3、臺灣居民在臺灣以方式處理大陸遺產的,遺囑的方式應當符合《繼承法》的規定。如果遺囑人按照臺灣的規定制作了遺囑,只要不違反《繼承法》關于遺囑的有關規定,人民法院也可以認定有效。但如果遺囑對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沒有保留必要份額的,應認定遺囑無效或部分無效。
4、去臺人員和臺胞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繼承案件,繼承開始已經超過20年的,人民法院可依法作為特殊情況延長訴訟時效。對于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犯已經超過兩年的,可按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規定在訴訟時效期間內,因不可抗拒的事由致繼承人無法主張繼承權利的,人民法院可按中止訴訟時效處理。
5、人民法院今后處理的繼承案件,對在臺灣的合法繼承人,應設法通知其參加訴訟;無法通知的,可為其保留應繼承的份額,并指定財產代管人。
6、去臺人員和臺胞在人民法院進行民事(包括繼承)訴訟,應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提供有關證明。對其提供的臺灣公證機關或其他部門、民間組織的出具的證明文件,可作為證據。但對以中華民國名義出具的證明文書,應通過適當途徑變換名義。
7、人民法院審理涉臺民事案件,應向居住在臺灣的當事人送達訴訟文書,如臺灣當事人委托了大陸訴訟代理人,可以由代理人簽收;沒有委托大陸訴訟代理人的,可以通過其親友代為轉遞,也可以采用郵寄方式送達。除此以外,以其他方式送達,并能夠證明當事人收到的,也可以認定已經送達。這些方式均不能送達的,可采用公告送達。公告送達期為60日。
希望通過上面的內容您能對涉臺遺產繼承相關的問題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如果您情況比較復雜,本網站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受要約人指誰
2021-02-19行政機關違法對違建強拆有賠償責任嗎
2020-12-22判斷產品質量的依據是什么
2020-12-10抄襲小說犯法嗎
2021-02-09怎樣擬定婚前協議才會有效
2020-11-13被迫簽訂有欺詐性的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11刑事速裁程序能否上訴
2021-01-03噪音擾民的時間規定
2020-11-30勞動爭議案件舉證指引最詳細
2020-11-15勞動爭議幾年自動終止
2020-12-17意外傷害保險的條件
2020-12-21淺析保險合同案件中的疑難問題
2021-02-01被車撞傷后要求保險公司賠償保險公司是否應賠償意外責任險
2021-02-26購買交通保險應注意什么
2021-01-08什么是財產保險合同
2020-11-14保險條款解讀-車險
2021-02-23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應注意什么
2021-01-23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法律特征是什么
2021-01-21土地協議出讓方式有怎樣的缺陷
2020-11-11拆遷房需要交土地出讓金嗎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