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賣親生子女的行為定性
1999年10月27日《全國法院維護農村穩(wěn)定刑事審判工作座談紀要》(以下簡稱紀要)規(guī)定:“對于出賣子女確屬情節(jié)惡劣的,可按遺棄罪處罰。”2000年3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民政部、司法部、全國婦女聯(lián)合會關于打擊拐賣婦女兒童犯罪有關問題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規(guī)定:“出賣不滿十四周歲子女,情節(jié)惡劣的,以拐賣兒童罪追究刑事責任。”遺棄罪為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拐賣兒童罪為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有特殊情節(jié)的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情節(jié)特別嚴重的,處死刑。
從立法精神看,出賣不滿十四周歲的親生子女,其實質是拒不履行法定的撫養(yǎng)義務,其行為完全可以被刑法規(guī)定的遺棄罪所包容。因此,紀要明確了“可按遺棄罪處罰”的定性意見。那么,“對于自己的親生子女”,“拐”從何來?因此定性為拐賣兒童罪,有違我國刑法確立的罪刑法定原則。據(jù)此,在通常情況下,對于出賣不滿十四周歲親生子女,情節(jié)惡劣的,按遺棄罪追究刑事責任,是符合立法精神的。
筆者認為出賣不滿十四周歲親生子女主要指下列情形:(1)事先約定為他人生育,生育后將子女出賣而收取錢物的;(2)為出賣而生育,將生育作為營利手段的;(3)出賣親生子女二人以上的;(4)生父或生母單方擅自將親生子女出賣,另一方不能原諒的;(5)采取人身強制手段出賣親生子女,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這些情形,要么營利目的明顯,要么違背生父或生母意愿,帶有欺騙性,要么具有公然強制性,其社會危害性要遠遠大于遺棄罪,理應受到法律嚴懲,應以拐賣兒童罪追究刑事責任。
二、中間人的行為定性
在司法實踐中,真正將親生子女直接出賣給他人的并不多見,行為人往往通過中間人牽線搭橋。在出賣者構成犯罪的情況下,對中間人的行為如何定性,也存在著認識上的分歧。主要有兩種觀點:一是依附說,即對于中間人應按照出賣者的行為性質定罪,并且只能認定為從犯;二是獨立說,即對于中間人均應按拐賣兒童罪認定,是否屬于從犯,應取決于其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及獲利多少。
筆者傾向獨立說。因為中間人參與到他人出賣親生子女,與參與到普通拐賣婦女、兒童犯罪的情形是不同的。參與前者,中間人不僅牽線搭橋,而且通常都直接實施交易;參與后者,中間人通常只是聯(lián)系買主、中轉、接送,但并不一定都直接進行交易。在前種情況下,通常是中間人將收取的錢財分配給出賣者;在后種情況下,中間人通常是被動地接受分配。顯然,對于參與到他人出賣親生子女案件中的中間人,不是在簡單地促成他人的買賣兒童交易,而是在獨立地實施出賣他人的行為,有些甚至以此為業(yè),出賣多人,謀取巨大利益,因此,出賣不滿十四周歲親生子女,不論出賣者是否構成犯罪,構成何罪,對于直接實施出賣行為的中間人均應按拐賣兒童罪定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要如何約定夫妻之間財產的所有權
2020-12-30要約條件末履行可以認定合同無效嗎
2021-01-30支票背書的處理方式是怎樣的
2021-01-05關于減刑的條件有哪些
2021-02-26遺囑財產需要交納繼承稅嗎
2021-02-25辦酒不領證算結婚嗎
2021-03-05人死了租地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14辭退后還能辦病退嗎
2021-02-08房產互換應如何辦理?
2020-12-30外資房地產開發(fā)的基本程序
2021-03-10人壽保險中的受益人是誰
2021-01-11人身保險有哪些特殊性
2021-01-21普通大貨車裝載硫酸發(fā)生事故的保險理賠
2020-11-20如何正確理解保險公司之間的連帶責任問題
2021-01-10保險公司是否有追償?shù)臋嗬?/p> 2021-03-17
解釋保險合同條款應當遵循什么原則
2021-03-06土地承包年限新解讀內容是什么
2021-02-12解除承包合同樣本是怎樣的
2021-01-11土地承包的經營權轉讓合法嗎
2021-01-16種植土地轉讓的程序是什么
202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