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傷害罪:是指犯罪嫌疑犯人故意非法損害他人身體健康的行為。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身體健康。在客觀方面表現為犯罪嫌疑人非法侵害他人身體健康的行為。在主觀方面是故意,表現為犯罪嫌疑人對自己的行為會發生損害他人身體健康的結果有預見為主觀要件,至于對這種危害結果的大小、輕重有無明確、清晰的認識,并不影響本罪的成立。故意傷害至人重傷或死亡的,他的涉嫌犯罪本質并未發生變化,只是按不同的法定刑處罰。
故意殺人罪:是指犯罪嫌疑人非法故意剝奪他人的生命。在客觀方面表現為犯罪嫌疑人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犯罪主體應當年滿14周歲,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本罪的主觀方面是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造成他人死亡的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的發生。殺人的動機是多種多樣的,如謀財害命、殺人滅口等。
通過以上這兩種犯罪的構成要件不難看出,故意傷害致死與故意殺人既遂、故意傷害與故意殺人未遂、不僅危害結果相同,犯罪手段、行為方式極為相似,在主觀上都出于故意,都是明知故犯,因此,很容易混淆。區分二者界限的方法是,要查明犯罪嫌疑人的主觀故意,如果犯罪嫌疑人出于殺人的故意,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造成死亡的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死亡結果的發生,即使犯罪嫌疑人沒有造成死亡的結果,也應當定位為故意殺人罪;如果犯罪嫌疑人出于傷害的故意,明知自己的行為會造成傷害的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的發生,即使引起了他人死亡的結果,也應當定位為故意傷害罪。當然,犯罪嫌疑人主觀故意的形成是屬于思想、思維意思的問題,他是人的一種內心活動。犯罪嫌疑人的主觀故意是區分這兩種罪名的關鍵所在。因此,在司法實踐工作中在判斷犯罪嫌疑人主觀故意的具體形成時,必須全面、客觀綜合分析案件相關方面的各種證據,分析行為人的犯罪動機等因素,來認定犯罪嫌疑人的主觀故意。從而正確區分、界定故意傷害(致死)罪與故意殺人罪。
作者:劉*順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二手房購房合同補充條款具有法律效力嗎
2021-02-22人身傷亡的交通肇事如何處理
2021-01-07交通事故二級傷殘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0-11-23破產債權的分類
2020-12-15三方協議只有兩方簽字是否成立
2021-02-11父親被判刑,家人可以申請低保嗎
2021-01-192020最新的交通事故傷殘鑒定等級是怎么樣的
2021-02-05政府與個人合同如何中止
2021-01-24停薪留職員工還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1-02-19職工因工致殘如何調崗
2020-11-16什么是保險近因原則
2021-02-25飛機航班取消有賠償嗎
2021-02-11家庭財產保險的現狀如何
2020-12-02保險經紀人是什么
2021-01-26保險合同不能解除的條件
2020-11-16保險合同多久沒有交保費合同會終止
2021-01-28商業保險和社會保險的差別有哪些
2020-11-20快速理賠時間的規定是有哪些
2021-01-27兩年沒檢車沒交保險現在想用還能車檢嗎
2021-02-01虛假林木承包合同有效嗎
20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