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年高官下馬的事件有很多,大多數的原因是因為貪污方面的問題。我們國家對于貪污受賄方面的問題管的非常的嚴,而且處罰方面也非常的嚴重。對于受賄方面在我們在生活中如果遇到是要進行檢舉的,因為這是危害國家的行為。那么受賄罪的取證如何辦呢?
一、要提高在辦案中的兩個意識
一是強烈的攻堅意識,要堅信我們同受賄嫌疑人斗爭的正義性,這是反貪干警的神圣使命,是受廣大黨員干部和人民群眾支持的。只要堅持“事實清楚,證據確鑿”的辦案原則,就能以正壓邪,牢牢掌握斗爭的主動權。在辦案中要有突破案件的自信心,只要我們在辦案中勤于思考,善于研究,認真分析,就能掌握犯罪痕跡和不同對象的特點,揭示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突破案件。
二是敏銳的析疑查微意識。就是在辦案中表現出的洞察力和敏感度,要善于把握時機,善于觀察各種變化,并把這些變化聯系起來,根據案情變化及時調整偵查方案。在與受賄嫌疑人談話時,要周密思考,及時捕捉其心理上的微小變化,并巧妙加以利用,迅速出擊,突破嫌疑人的心理防線。
二、充分掌握受賄案件證據的特點,靈活運用調查收集證據的方法
受賄犯罪與職務相關,系職務犯罪或利用職務犯罪,它在犯罪主體、犯罪客體等方面與其他案件有很大不同,存在許多復雜情況和問題,該類案件證據一般具有以下特點:
1、犯罪嫌疑人往往不供或串供。受賄犯罪是特殊主體所為,他們大多文化層次較高,社會閱歷豐富,對政策和法律有所了解,一些人還擔任領導職務,反偵查能力強,另外行賄人和受賄人在行、受賄之時就已經實際形成了攻守同盟,所以在犯罪前后大都存在僥幸和畏罪心理,自認為作案手段隱秘,不易被發現,只要不承認,證據不足就無法認定。
2、往往無第三人在場,缺乏直接證據。受賄犯罪,一般是“一對一”,行賄受賄表現為雙方秘密行為,因為這是一種權錢交易,都不愿意有第三者介入,并且為防止犯罪行為暴露,逃避法律證據多采取“二人面對面單獨交易,三人只談事不交易”的手段,從而形成直接證據“一對一”的狀況。
3、言詞證據多于實物證據,可變性大。受賄犯罪具有較強的隱蔽性,很多案件從犯罪行為的實施到案發,間隔時間長,有充分的時間和機會轉移、偽造、隱匿、銷毀罪證,罪證容易滅失,造成實物證據少,主要靠言詞證據證明犯罪事實的現象。受賄案件的知情人是行賄人或者是嫌疑人的親屬和死黨,或者是與案件有牽連、有利害關系的人,他們有的是對嫌疑人有一定的感恩之心,有的怕既破了財又遭受牢獄之災,有的怕一旦如實作證而受到打擊報復或影響業務等等,案件中常出現證人作證后又翻供的情況。
上述原因,贊成了受賄案件證據變化大,認定困難。針對以上受賄案件證據的特點,可以采取如下調查取證的方法:
1、運用法律手段,迅速及時取證。
受賄犯罪固有的特征,決定了它具有一定的偵查難度。受賄嫌疑人在實施受賄行為后或察覺司法機關追查時,往往會想方設法破壞、轉移、偽造乃至毀滅證據,也往往會利用延長時間編造假情況、假情節,或與行賄人、知情人串通,訂立攻守同盟。同時,隨著時間的推移,證人也可能受到外界的壓力,使證言發生變化。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我們不善于運用法律賦予檢察機關的手段,則無以打開案件偵查的局面。受賄案件進入偵查程序,必須充分運用必要的法定手段和法律措施,如依據刑事訴訟法第83條中的“發現犯罪事實”以事立案,控制犯罪嫌疑人,對嫌疑人采取監視居住等強制措施,在嫌疑人與行賄人或知情人之間沒有串供或訂立攻守同盟之前,迅速及收集證據、固定證據、分析判斷證據,從而通過合法獲取的證據去指證犯罪嫌疑人和證實犯罪,在大量的事實和證據面前,受賄嫌疑人能做的也只能是俯首認罪,如實供述自己的受賄行為了。這樣做有利于提高所立案件的質量和準確度,并能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偵查的廣度和深度。
2、克服“口供情節”,拓寬思路,跳出證據“一對一”的誤區。長期以來,在實踐中口供一直擔任著“證據之王”的角色,不少人認為,受賄案件中受賄事實的證據,主要靠嫌疑人的口供,再以供取證,獲得行賄人或知情人的證言,除此之外,別無它證,如果沒有知情人而只有嫌疑人的交代和行賄人的證言,就形成了證據的“一對一”,在這個證據的鏈條上,任一端出了問題,就難以認定受賄事實。事實上,這種認識是不全面的,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能夠證明案件事實情況的一切事實,都是證據”,任何犯罪的發生,必然會留下難以抹去的痕跡,只要這些事實能夠證明案件的客觀真實情況,就是證據。“一對一”受賄案件,只是證明受賄犯罪過程中某一階段直接證據的“一對一”,因為任何一個犯罪事實,都包括若干個具有連續性的階段,而不僅是一個階段,而每個階段都會發生相應的案件事實,如犯罪時間、地點、贓款贓物等等,由此必然會產生大量的證人證言、書證、物證等證據,這是不依任何個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所以,我們在偵查受賄案件過程中,除注意收集嫌疑人的口供、行賄人或知情人的證言等直接證據之外,還要注意收集受賄犯罪每個階段發生案件事實而產生的大量的間接證據,這些客觀存在的,與案件事實有聯系的,經司法機關依法收集的證據,只要相互外印證、相互證明、形成鎖鏈,達到說明某一事實的真實性和唯一性,否定其他可能,就能保證整個證據體系的證明力,就能據以證明案件的真實情況,從而真正做到“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
3、善于發現翻供證人證言中的矛盾點,并合理加以利用。受賄案件中作證后又翻供的證人,大多是出于覺得嫌疑人有恩于己或受到脅迫、說情,產生顧慮從而翻供,證人翻供后所作的證言,往往已經和嫌疑人抵賴的事實情況達成一致。在這種情況下,證人翻供后的證言在大的方面肯定已與嫌疑人的口徑統一起來,但那畢竟不是事實,所以在小的細節方面不可能達到天衣無縫的程度。因此偵查人員在與證人的談話中要敏銳地抓住證人證言中的矛盾點,選擇好時機,在證人事先沒有思想準備,還沒來得及在細節上與嫌疑人統一口徑的情況下,深追細問,狠“摳”細節,使其不能自圓其說,從而暴露出破綻,然后再有的放矢地做好證人的思想教育工作,使其回到如實作證的正確軌道上來。
4、強化指揮作用,將辦案人員整合成高速協調運轉的整體。當前辦理自偵案件涉及的問題往往比較廣泛,需要取證核實的材料較多,需要查證、印證的資料較多,這就需要指揮者充分掌握全面,科學統籌安排,對參與辦案的人員統一指揮,果斷決策,使辦案的人員能夠互相配合,協同作戰,通過科學指揮、合理部署,協調各方面的力量,充分發揮干警的聰明才智和主觀能動性,以最快的速度獲取確實可靠的證據,提高偵查破案的整體效能。
三、對所取得的證據,要善于甄別真偽
凡證據都存在真實和虛假兩種可能,受賄案件中的證人往往是嫌疑人的親屬、同學、朋友、或“恩人”,案件的結局可能會直接影響他們的關系和利益,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就有可能故意指東為西,不如實提供證言,甚至故意捏造事實,提供假證、偽證,袒護、包庇嫌疑人,如果我們偵查人員不辨真偽,照單全收,就會背離正確的偵查方向,在尋找證據證明受賄犯罪事實方面,就會事倍功半。
因此,偵查人員要查清證人是否受了主客觀條件的影響。如:證人未證之前是否受到外界的引誘或威脅,是否已與嫌疑人串供,統一了口徑等等。對收集到的每一個證據材料與案件事實的其它證據材料聯系起來綜合分析,看有無矛盾,證明方向是否一致。對嫌疑人的交代和辯解,不能不加分析一律全信,也不能一律不信,要仔細分析,確定其真實程度,在聯系其他證據材料確定其真實性后,方可作為案件證據。
受賄罪的取證我們國家是有著相關的規定說明的,對于受賄罪的取證最主要的是面對調查機關的,因為如果當事人沒有犯受賄罪但是因調查錯誤誣陷了的話我們國家是有一定的損失的。所以說對于調查機關的取證方式一定要按照以上文章來進行,不可大意馬虎。
多少金額是受賄罪?
貪污受賄罪辯護詞是怎樣的
貪污受賄罪量刑標準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購買使用盜版產品算侵權嗎
2021-01-14商標證書沒下商標可認轉讓嗎
2021-03-02有限合伙退伙后承擔連帶責任嗎
2020-12-18追討贍養費可以申請先予執行嗎
2021-03-16個人能做傷殘鑒定嗎
2020-11-11附帶民事訴訟的先予執行
2021-01-31農村房屋確權發證的時間是什么時候
2021-01-04工作多久視為建立事實勞動關系
2020-11-24勞務派遣與勞務外包有什么聯系
2021-01-23保險合同的解釋通常是遵循有利于哪一方的原則
2020-12-21生育保險是否屬工資福利
2021-01-28保險受益人指定和法定有什么區別
2021-03-13保單遺失,保險公司能拒賠嗎
2021-01-30有關保險的一些基本概念
2020-12-06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是什么
2021-02-17以個人的名義是否可以與公司簽定建筑承包合同
2021-01-28錨桿制作工程承包協議范本
2021-01-20土地承包合同什么情況下無效
2020-12-11土地承包的經營權糾紛的管轄法院是如何確定
2021-02-05土地出讓金與出讓地價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