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先騙后偷竊取被害人財物
劉某、楊某共謀采用“敘老鄉”的方式,詐騙他人財物。在行駛的火車上楊某主動找到曲某聊天,自稱是老鄉,到站后有領導來接,可以坐車一起回家,曲某便同意了。此時劉某則躲在一旁觀察二人對話的情況。在車站廣場上,劉某冒充領導來接站,見面后對楊某說:“車被扣了,要弄些錢交罰款把車取回來,身上帶的錢不夠,可不可以借點。”楊某轉而對身旁的向曲某說:“我現在身上也沒多少錢,先從你借點,到了家就還。”曲某便將2300元交給楊某,楊某當即把錢交給劉某,并決定由劉、曲二人一起去取車。剛要走,曲某覺得拎著行李不方便,對楊某說:“我和他過去,你幫我看一下包。”走了約四五百米遠,劉某便對曲某說:“估計問題不大,你回去和楊某一塊等我。”當曲某再回到車站廣場時,已經找不到楊某。曲某隨身攜帶的包也被楊某拿走,內有現金230元,和價值1000多元的物品。事后劉某、楊某將詐騙所得2300元及包內財物平分。
二、行為人應如何定罪
本文認為,楊某拿包的行為構成詐騙罪。曲某讓楊某幫助照看一下旅行包,并不是誤信謊言而自愿“處分”財物,其在觀念上仍占有該財物。楊某在曲某時暫時脫離對財物的監管之后偷走旅行包,屬于秘密竊取他人財物較大的行為,構成盜竊罪
(一)楊某拎包的行為不應構成侵占罪。侵占罪是指將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退還的,或者將他人的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出的行為。侵占罪的行為對象是代為保管物、遺忘物、埋藏物。所謂的“代為保管”是指受委托而占有,即基于委托關系對他人財物具有事實上或者法律上的支配力的狀態,包括事實上的占有與法律上的占有。事實上的占有,一方面,表現為只要行為人對財物具有事實上的支配即可,不要求事實上握有該財物;另一方面則表現為并不是當他人說了一聲“幫我看管一下時”,行為人就“代為保管”了他人財物。曲某打算與劉某同去交罰款取車,在當時的時間和空間上,不能理解為喪失或轉移對包的占有。曲某請楊某看包的行為不同于刑法上的“代為保管”,?二者之間并沒有形成保管合同關系或合法占有方式。刑法上的保管要產生一定的保管義務,它是合法占有財物的手段,楊某只能是占有的輔助者或者監管者,對包沒有任何的處分權。楊某對財物不是代為保管物,更不是遺忘物和埋藏物,所以,楊某將曲某的包據為己有的行為不構成侵占罪。
(二)楊某的行為也不宜認定為詐騙罪。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基于受騙而產生的錯誤認識并處分財物,是詐騙的罪基本特征,其構造模式為:行為人實施欺騙行為――對方產生錯誤認識――對方基于錯誤認識處分財產――行為人或者第三人取得財產――被害人遭受財產損害。可以看出錯誤認識不僅是連接欺詐行為與處分行為的中介,也是行為人的騙財行為能否得逞的關鍵。曲某請楊某看包,并非因為楊某先前的謊言而做出的決定,存在偶然性和意志選擇自由(曲某可能自己背包前去也可能請其他人代看提包),而表面上曲某將包交給楊某,這種“交付”沒有“處分”的意思,曲某實質上或者說觀念上仍占有著提包,在前面已經論述,沒有喪失占有,更談不上處分,因此不構成詐騙罪。
(三)楊某的行為應屬于盜竊罪。盜竊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竊取他人占有的數額較大的財物,或者多次竊取的行為。楊某趁曲某和自己財物脫離期間,在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的主觀故意支配下,將財物占為己有,符合盜竊罪的構成要件。
綜合上面的介紹,先騙后偷竊取被害人財物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定罪。相信大家看了上面介紹后,對于先騙后偷竊取被害人財物有什么后果的法律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你還有關于這方面的法律問題,請咨詢律霸網律師,他們會為你進行專業的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安全事故股東有什么責任
2021-02-02個人帳戶的儲存額可用于支付哪些項目?
2021-03-16如何簽訂裝修合同
2021-01-29房屋強拆報警有用嗎
2021-03-26工傷保險死亡賠償有沒有時間限制
2021-01-17管理系統軟件知識產權如何界定
2021-01-22如何確定交通事故精神賠償額
2020-11-29工地自用儲存柴油公安部門如何處罰
2021-01-03訴訟離婚一方不同意怎么辦
2021-03-14無撫養關系的子女對繼母有贍養義務嗎
2021-03-01仲裁協議的獨立性具體是怎么樣的
2021-03-04防衛過當致人輕傷一般應負什么刑責
2021-01-23商業銀行阻礙相關機構檢查監督的要罰款嗎
2020-11-22什么是合同撤銷權
2020-12-01二手房交易注意事項
2020-12-07企業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如何賠償
2021-01-03私人教育機構離職有競業限制嗎
2020-11-27勞務外包的好處有哪些
2021-01-06航班延誤賠償多少錢
2020-12-15解除保險合同通知書怎么寫
202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