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行為不屬于盜竊罪
對某些具有小偷小摸行為的、因受災生活困難偶爾偷竊財物的、或者被脅迫參加盜竊活動沒有分贓或分贓甚微的,可不作盜竊罪處理,必要時,可由主管機關予以適當處罰。把偷竊自己家屬或近親屬財物的行為與社會上的盜竊犯罪行為加以區別。《解釋》規定,對此類案件,一般可不按犯罪處理;對確有追究刑事責任必要的,在處理時也應同社會上作案的有所區別。根據《解釋》的規定,盜竊公私財物雖已達到“數額較大”的起點,但情節輕微,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不作為犯罪處。
1、已滿十六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未成年人作案的。
2、全部退贓、退賠的。
3、主動投案的。
4、被脅迫參加盜竊活動,沒有分贓或者獲贓較少的。
5、其他情節輕微、危害不大的。
親屬盜竊怎么處理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盜竊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盜竊自己家里的財物或者近親屬的財物,一般可不按犯罪處理;對確有追究刑事責任必要的,在處理時也應同在社會上作案有所區別。”如何理解“確有必要”追究刑事責任?要從盜竊數額、盜竊次數、主觀惡性以及親屬的態度等方面綜合分析判斷。其中,家庭成員或親屬的態度是決定是否追究刑事責任,應當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對家庭成員及親屬間盜竊雖然達到了普通盜竊數額較大或巨大的規定標準,但沒有其他嚴重情節的,一般可不作為犯罪處理。“確有必要”追究刑事責任的,必須是盜竊數額較大或巨大,同時又具有其他嚴重情節,引起家庭成員和親屬憤慨,要求追究刑事責任的。
如多次盜竊家庭親屬財產,經教育不改,引起家庭成員和親屬不安的;盜竊無生活來源的親屬財產,造成其生活困難,或造成其他嚴重后果的;盜竊數額特別巨大,揮霍浪費,無法追回,給家庭成員和親屬造成重大損失的;盜竊主觀惡性深,多次在社會上盜竊,因種種原因限制而盜竊數額不大,而又轉為盜竊家庭親屬財產的;因盜竊造成家庭成員和親屬關系劣變和其他嚴重后果的等等。
綜合上面的介紹,在現實生活中,符合法律規定的情形時不構成盜竊罪。相信大家看了上面介紹后,對于哪些行為不屬于盜竊罪的法律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你還有關于這方面的法律問題,請咨詢律霸網律師,他們會為你進行專業的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北京個人出租房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1-02-02附條件的租賃合同能隨意解除嗎
2020-11-30臨時工合同模板是什么
2021-02-26涉外離婚財產分割的原則如何規定
2021-01-03交通事故鑒定費是不是保險公司出的
2021-01-23代位繼承人放棄繼承
2021-03-23兒子租父親的房子合法嗎
2021-03-08治安處罰規定的責任年齡限制
2021-03-15發生交通事故,警察怎樣劃分責任歸屬
2020-12-21單方面變更勞動合同需要什么條件
2021-03-10被繼承人的死亡時間如何確定
2021-02-03虛假訴訟1萬元怎么判
2020-12-15集資房上市需要交納什么費用
2021-03-25房屋私自改造出租合法嗎
2020-12-24住房公積金婚前有貸款,婚后另一個可以再貸嗎
2021-01-07勞動者不簽合同 單位可終止勞動關系
2021-02-04承攬與雇傭性質如何區分
2021-01-15勞動糾紛多長時間內能去仲裁
2020-11-24經驗介紹:紐約人壽的壽險分銷與專業代理
2020-12-17保險合同標的是什么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