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損害賠償調解的人員
參加交通事故損害賠償調解的人員包括:
1.道路交通事故當事人及其代理人;
2.道路交通事故車輛所有人或者管理人;
3.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認為有必要參加的其他人員。
第六十二條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與當事人約定調解的時間、地點,并于調解時間三日前通知當事人。口頭通知的,應當記入調解記錄。調解參加人因故不能按期參加調解的,應當在預定調解時間一日前通知承辦的交通警察,請求變更調解時間。
第六十三條 參加損害賠償調解的人員包括:
(一)道路交通事故當事人及其代理人;
(二)道路交通事故車輛所有人或者管理人;
(三)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認為有必要參加的其他人員。
委托代理人應當出具由委托人簽名或者蓋章的授權委托書。授權委托書應當載明委托事項和權限。
參加調解時當事人一方不得超過三人。
交通肇事案件賠償如何調解
公安機關的調解
在訴訟前,一般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對損害賠償進行調解。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處理交通事故,應當在查明交通事故原因、認定交通事故責任、確定所造成的損失后,召集當事人對損害賠償進行調解。當事人未達成協議或者調解書生效后不履行的,公安機關不再調解,當事人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法院的調解
在附帶民事訴訟中,如果雙方在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未達成調解協議或者事后反悔的,在審理期間,法院仍可就民事賠償繼續調解。問題是,對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主持下雙方當事人自愿達成協議的效力如何認定,法院對案件性質如何確定。筆者認為,在起訴前當事人達成的任何協議并無法律約束力,其對另一方當事人并不具有強制執行力。從民法學理論觀點講,協議是民事法律行為的一種,是雙方當事人意見一致的表示,民事法律行為從成立時起即受到法律的保護,但這并不意味著權利人在義務人不履行義務時就可以直接對其進行強制執行。
就交通肇事案件附帶民事訴訟賠償糾紛調解而言,雖然協議是中間機構――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支持達成的,但就其成立的前提是當事人雙方對協議內容的一致認可,因而協議的形成并不是一種行政行為,對調解協議,雖然行為人非依法律或取得對方同意,不得擅自變更或解除,但其仍不具有強制執行力。因而,當事人雙方達成調解協議后,一方不履行而起訴的,或履行部分后又翻悔而起訴的,法院應對調解協議加以審查。提出翻悔一方應提供證據,除非其能夠證明調解協議非出于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或顯示公平,或違背法律、法規規定而經法院確認無效或撤銷外,法院應確認原調解協議的法律效力,此時,當事人雙方均應依協議履行。
法官調解過程中應需把握的兩個原則
(1)全面賠償的原則,不能因雙方或一方急于求成就喪失調解的基本原則;
(2)公平、合理原則,既要保護被害人的利益,又要恰當維護被告人的權益,不能以賠代罰,多賠少罰,也不能因為被告人客觀上不能多賠就加重對被告人的刑罰處罰。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事故損害賠償調解有什么人員”問題進行的解答,事故損害賠償調解的人員包括事故損害賠償調解、道路交通事故車輛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有必要參加的其他人員。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實習期說沒做什么工作不給工資怎么辦
2021-01-12農民工欠薪是否屬于勞動糾紛
2020-12-06工作時猝死怎么賠償
2020-12-26涉外婚姻解體的原因及涉外婚姻案件存在的問題
2021-03-22有限責任公司變更登記流程是怎樣的
2021-01-25交通事故類網友問答
2021-02-20涉外婚姻律師收費標準
2020-11-23先予執行的裁定有何效力
2020-12-27虛假離婚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2020-11-27交通事故精神損失費最多賠償多少錢
2021-02-16房產證抵押貸款夫妻一方簽字能貸出來嗎
2021-01-20競業限制沒有補償還存在嗎
2020-11-15家庭暴力援助方式
2020-12-30擔保合同無效怎么處理
2021-03-04買方逾期付款要付滯納金嗎
2021-03-19夫妻共同財產房產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0-11-11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 職工可要求經濟賠償金
2021-02-17派遣到其他公司員工不同意怎么辦
2020-11-15勞動合同的終止在多久辦理社保轉移手續
2020-11-09勞動合同快到期前可以變更期限嗎
20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