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中對孕婦胎兒造成傷害賠償有怎樣的規定
在一些交通事故中,孕婦的嬰兒還未出生,但因為交通事故導致母體受到傷害,致使其胎兒早產,胎兒早產死亡后,責任人是否應該對胎兒早產死亡的后果承擔死亡賠償責任案件審理中,存在兩種完全不同的處理意見:
1、第一種意見。《民法典》(2021.1.1生效)第13條規定:自然人從出生時起到死亡時止,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
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例廢止,《民法典》生效前,《民法通則》第九條規定:“公民從出生時起到死亡時止,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可見,公民或自然人取得民事權利的前提條件是“出生”,即生命孕育階段的胎兒完全脫離母體,且出生時為活體,即具有生命能力。本案中損害發生時胎兒尚在母體中,不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不能作為法律上的自然人享有權利與義務,原告主張的死亡賠償金、喪葬費無法律依據,不予支持;
2、第二種意見。新生兒出生后,即是一個具有民事權利能力的主體,其在母體中受到的健康損害,可以依法行使損害賠償請求權。原告發生交通事故時系孕婦,而胎兒存在于孕婦的子宮內,母體受到傷害將對嬰兒的早產具有誘發或加重作用,司法鑒定結論已經證明雷某之胎兒早產與此次道路交通事故有因果關系。所以責任人應該對胎兒早產死亡的后果承擔死亡賠償責任。
小編更同意第二種處理意見,這種處理更有利于對生命健康權的司法保護,雖然這種處理目前法律依據并不明確。
關于交通事故中對孕婦胎兒造成傷害賠償的情形立法需要完善。
近年來,全國各地陸續發生了一些意外事故使母體內的胎兒遭受侵害的訴訟案,但由于現行民事法律對于胎兒保護的規定基本處于真空狀態,法學界對于對該損害賠償請求權的基礎認識也大不相同,導致司法實務中是否支持該項請求權的態度也迥然各異,甚至對完全相同的案例得出的是截然相反的判決。針對司法實踐中我們無法回避胎兒損害賠償問題的發生與日益增多的趨勢,胎兒勢將成為民事主體中特殊的一類,對胎兒如何實施有效的法律保護,也將是擺在立法和司法實踐中的難題。
雖然按照現行民事法律的規定,胎兒尚未出生,就不是法律所定義的“人”,就不能作為一個獨立的民事權利主體而存在,但是作為孩童出生后的民事權利卻應該受到法律的完整保護。孩童在出生前在母體受到的傷害,勢必使之出生后作為自然人的民事權利也受到了侵害,應該享有的民事權利不再完整。本案雷某之胎兒早產與此次道路交通事故有因果關系,導致胎兒早產不久后死亡的原因,就是因為其母體受到了傷害,使其出生后的生命健康權受到了侵害,不能與正常出生的嬰兒享有同等的生命健康權。侵權行為與損害后果在時間上并不必要求同時發生,侵權行為所侵害的不是胎兒本身的權利,而是其出生后作為孩童的權利。所以本案交通事故的責任人應該對胎兒早產死亡的后果承擔死亡賠償責任。
綜上所述,對于交通事故中對孕婦胎兒造成傷害賠償目前相關立法并沒有規定,因為關于胎兒的民事權利主體都仍然存有爭議。盡管如此,在處理具體的案件時,一些法院也支持了受害者的一方,判決要求被告人對其造成孕婦胎兒傷害的行為要承擔一定的賠償,這也是考慮到了受害者一方的感受。所以,立法需要進一步得到完善,以保障受害者一方的權利。如果對此還有疑問,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藥品醫療事故案例分析
2020-11-09一級醫療事故賠償哪些項目
2021-02-09大學里可否結婚
2021-01-27自愿放棄房產聲明書具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22什么情況下能約定服務期
2021-01-03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會影響征信嗎
2021-03-11網簽的房屋可以保全嗎
2020-12-20房屋保全之后如何處理
2020-12-13滿半年漲工資包括實習期嗎,
2021-01-25單位在哪些情形下可以進行經濟性裁員
2021-02-09人壽險理賠需要準備什么資料
2020-11-26定期壽險購買需要注意什么
2020-12-27車輛損失險投保人和被保險人義務
2020-12-0270歲老人被打失去勞動力怎么賠嘗
2021-03-02為什么會出現保險公司的賠款少于車禍事故實
2020-12-17高空拋物砸破天窗保險公司賠嗎
2020-12-31財產保險合同主要履行什么原則
2020-11-13保險代理人、保險經紀人的禁止行為包括哪些
2021-01-31土地轉讓的補償有哪些
2020-12-13一個宅基地分戶后拆遷怎么補償
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