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離職人員會不會構成職務侵占罪
1、離職后利用原職務身份取得客戶貨款
被告人蔣某某長期擔任某保險公司職員,期間,利用職務之便收取投保人保費58888元后揮霍。2010年3月1日,公司對其作出通報批評并解除保險代理合同,但未收回空白合同、保單、收據等物。后蔣某某隱瞞被解除保險代理的事實,繼續持相關手續,收取投保人保費78132元并揮霍。后蔣某某投案自首。一審法院認定蔣某某分別構成職務侵占罪和詐騙罪,分別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和三年,合并執行有期徒刑三年。蔣某某上訴后,二審法院改判為職務侵占罪一罪,判處其有期徒刑三年,緩刑五年。
2、是否構成職務侵占罪
本案二審法院改判是正確的。蔣某某雖然被解除保險代理關系,但其仍擁有空白合同、保單、收據,足以以原職務身份履行職責,從民事角度上而言成立表見代理,投保人并無過錯,也不應承擔損失,并非實際被害人;而保險公司應當履行保險合同,屬于實際上的被害方。故蔣某某被解除代理合同的后續行為應構成職務侵占罪而非詐騙罪。
離職后冒充原單位職員的人員,是否可以成為職務侵占罪的主體,不可一概而論。一般而言,只要被害單位在解除行為人的職務時履行了公示義務而無過錯,行為人冒充原單位職員騙取原單位客戶貨款,一般應認定為詐騙罪;反之,被害單位并未有效解除行為人的職務時,行為人實質上仍繼續履行職務的,造成單位客戶基于表見代理情形下的合理信賴,一般則應定性為職務侵占罪。
二、職務侵占罪犯罪主體有哪些
職務侵占罪主體為特殊主體,包括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人員。具體而言,是指三種不同身份的自然人:
(1)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責任公司的董事、監事,這些董事、監事必須不具有國家工作人員身份,他們是公司的實際領導者,具有一定的職權,當然可以成為職務侵占罪的主體。
(2)上述公司的人員,是指除公司董事、監事之外的經理、部門負責人和其他一般職員和工人。這些經理、部門負責人以及職員也必須不具有國家工作人員身份,他們或有特定的職權,或因從事一定的工作,可以利用職權或工作之便侵占公司的財物而成為職務侵占罪的主體。
(3)上述公司以外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人員,是指集體性質企業、私營企業、外商獨資企業的職工,國有企業、公司、中外合資、中外合作企業等中不具有國家工作人員身份的所有職工。綜上,凡具有國家工作人員身份的人員,利用職務或者工作上的便利,侵占本單位的財物的,應依照刑法第382、383條關于貪污罪的規定處罰,不具有國家工作人員身份的,利用職務上的便利,侵占本單位財物,則按職務侵占罪論處。
這里所說的“國家工作人員”是指在國有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公司、企業中行使管理職權,并具有國家工作人員身份的人員,包括受國有公司、國有企業委派或者聘請,作為國有公司、國有企業代表,在中外合資、合作、股份制公司、企業等非國有公司企業中,行使管理職權,并具有國家工作人員身份的人員。具有國家工作人員身份的人,不能成為職務侵占罪的主體。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離職人員會不會構成職務侵占罪”問題進行的解答,通過案例的分析,可以知道,職務侵占罪的犯罪主體包括離職的員工,職工在職期間犯職務侵占罪的,離職后仍然要追究刑事責任。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簡述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
2021-03-22合同解除的法定條件需要哪些
2020-11-28立案后多久自動撤案
2020-12-13股權眾籌融資的概述
2020-12-29全國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標準一致嗎
2020-12-05離婚后繼父能否索要贍養費
2021-03-17拆遷的房子法院可以強制拍賣嗎
2021-02-08附帶民事訴訟的先予執行
2021-01-31胎兒夭折遺產該如何繼承
2020-12-29二手汽車過戶流程是什么
2020-11-27競業限制不限地域是否違法
2020-12-26人壽保險多長時間生效
2021-02-24人壽保險的基本概念與原則是什么
2020-12-05第一受益人參加訴訟的法律有什么作用
2020-12-20人身保險受益人需要承擔義務嗎
2021-02-25賠款收據及權益轉讓書能否作為保險合同終結的依據
2021-03-12住院收費票據丟失保險拒賠合理嗎
2020-12-25免賠額與不計免賠是什么意思
2021-03-21投保人在保險投保時應如何保護自己的利益
2020-12-29魚塘承包合同怎么寫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