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詐騙立案后如何撤案
答案是不可以撤案。
信用卡詐騙立案能撤案嗎?
信用卡詐騙屬公訴案件,不能“私了”。銀行是案件的被害人,不是原告,無權撤案。但有被害人諒解,可酌情從輕處理。
1、惡意透支數額較大(一般是本金十萬以內),在公安機關立案前已償還全部透支款息,情節顯著輕微的,可以依法不追究刑事責任
2、《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六條持卡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超過規定限額或者規定期限透支,并且經發卡銀行兩次催收后超過3個月仍不歸還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規定的“惡意透支”。
惡意透支,數額在1萬元以上不滿10萬元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數額在10萬元以上不滿100萬元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規定的“數額巨大”;數額在100萬元以上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規定的“數額特別巨大”。
惡意透支的數額,是指在第一款規定的條件下持卡人拒不歸還的數額或者尚未歸還的數額。不包括復利、滯納金、手續費等發卡銀行收取的費用。
信用卡詐騙立案標準
(一)、立案標準:
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經濟犯罪案件追訴標準的規定》的規定,進行信用卡詐騙活動,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追訴:
1、使用偽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作廢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信用卡進行詐騙活動.數額在5000元以上的;
2、惡意透支數額在5000元以上的。
這里主要包括三種情形:
1、使用偽造的信用卡進行詐騙,累計數額達到5000元以上的,應當立案。
所謂“偽造的信用卡”。是指仿照信用卡的樣式、圖案、色彩,采取印刷、描繪、影印或者其他方法,非法制造出來,以冒充真的信用卡的假信用卡。所謂“使用”。是指以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為目的,利用偽造的信用卡,騙取他人財物的行為,包括用偽造的信用卡購買商品、支取現金,以及用偽造的信用卡接受用信用卡進行支付結算的各種服務等。
2、使用作廢的信用卡進行詐騙,累計數額達到5000元以上的,應當立案。
所謂“作廢的信用卡”,是指根據法律和有關規定不能繼續使用的過期的信用卡、無效的信用卡、被依法宣布作廢的信用證以及持卡人有信用卡的有效期內中途停止使用,并將其交回發卡銀行的信用卡。
3、冒用他人的信用卡進行詐騙的。累計數額達到5000元以上的,應當立案。
根據我國有關信用卡的規定,信用卡均限于合法的持卡人本人使用,不得轉借或者轉讓。所謂“冒用”,是指行為人以持卡人的身份,非法使用他人的信用卡,騙取公私財物的行為。
對于本罪,立案標準第2項規定,“惡意透支,數額在5000元以上的”,應當立案追究。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詐騙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解釋>曾對“惡意透支”作過司法解釋,即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或者明知無力償還,透支數額超過信用卡準許透支的數額較大。逃避追查,或者自收到發卡銀行催收通知之日起3個月內仍不歸還的行為。1997年刑法對“惡意透支”作了立法解釋,即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超過規定限額或者規定期限透支。并且經發卡銀行催收后仍不歸還的行為。
量刑標準:
刑法第196條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進行信用卡詐騙活動,數額較大的,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2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1、使用偽造的信用卡的;
2、使用作廢的信用卡的;
3、冒用他人信用卡的;
4、惡意透支的。
進行信用卡詐騙活動“數額較大”的,才構成本罪。最高人民法院為了貫徹執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懲治破壞金融秩序犯罪的決定》,于1996年12月16日發布施行了《關于審理詐騙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解釋》,對本罪的定罪量刑標準作出了規定。
信用卡詐騙罪概念簡述
根據《刑法》第196條規定,信用卡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違反信用卡管理法規,利用信用卡進行詐騙活動,騙取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
利用信用卡,一般是指使用偽造的、作廢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的信用卡、惡意透支的方法進行詐騙活動。信用卡詐騙罪是詐騙犯罪的一種,該罪和詐騙罪之間是特別法和一般法的關系,信用卡在該罪中是犯罪工具,行為人以信用卡作為犯罪工具進行詐騙活動的,按照特別法優于一般法的原則,以本罪定罪處罰。而不是犯罪對象。因此,信用卡詐騙罪,簡言之就是利用信用卡體現的信用所實施的詐騙犯罪活動。
從上面律霸網小編為大家介紹的關于信用卡詐騙案撤銷的問題,相信大家都清楚了。律霸網小編提醒大家在日常中對于信用卡的使用一定要多加注意,對于銀行密碼的保密等都要做到位,避免有些不好的事情發生。更多相關法律問題,請大家到律霸網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破壞軍婚罪案例介紹
2020-11-15股東直接訴訟是怎樣的
2020-12-09公司法定代表人的刑事責任有哪些
2020-11-09轉賬支票適用范圍是什么
2021-02-19經常拖工資可以離職嗎
2021-02-16故意毀財不立案會怎么處理
2021-03-25學生宿舍摔傷學校要負責任嗎
2020-12-02什么是建筑物區分所有權法
2021-01-07勞動補償金與賠償金分別是什么
2020-11-08勞動糾紛二審受理后多久立案
2021-03-22拖欠農民工工資兩年內怎么處罰
2021-03-19產品責任是怎么構成的
2020-12-31車輛發生保險事故如何妥善處理
2021-03-04投保家庭財產保險應當考慮哪些事項
2021-01-31保險合同條款要遵循什么原則
2021-01-19單方事故可以拒賠嗎
2021-02-16保險合同的解除權如何行使
2021-02-04出口產品責任保險概念
2021-03-24土地互換口頭協議效力認定
2020-12-06在舊房拆遷中怎么來認定被拆遷人
202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