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過失投放危險物質罪立案標準是什么
投放危險物質罪,是指故意投放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
故意投放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應當立案。
本罪原為投毒罪,為了適應沖擊恐怖活動的需要,《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三)》對本罪作了修正,修正后的法條不僅包括原投毒罪的行為,并且內容更加廣泛。
本罪是危險犯,只要行為人實人實施了故意投放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并且足以威脅不特定的多數人的人身和財產安全,不要求造成嚴重后果,就構成犯罪,應當立案逃究。
二、如何認定投放危險物質罪
1、投毒罪既遂與未遂的界限
本條增加了投毒這種行為方式。對投毒行為直接適用本條之規定。故只要行為人實施的投毒行為危害了公共安全,即便尚未造成嚴重后果,也構成投毒罪的既遂。
2、投毒罪與以投毒為手段的行為的區別
不論在何種場合投毒,投毒行為的具體指向如何,只要行為人明知自己的投毒行為會引起不特定多人或者不特定多禽畜中毒傷亡,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就應以投毒罪論處。
如果投毒行為只是指向特定的個人、特定個人家庭飼養的禽畜、承包的魚塘等,并有意識地將損害結果限制在這個局部范圍內,不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不應定投毒罪。應根據實際情況,構成什么罪就定什么罪,如故意殺人罪、故意毀壞財物罪、破壞生產經營罪等。
3、投毒罪與危險物品肇事罪的界限
如果行為人違反毒害性物品管理規定,也可能造成人身傷亡的嚴重后果。但這種罪是在生產、儲存、運輸、使用中發生的重大事故,且只能由過失構成;而投毒罪則不受這個范圍的限制,在主觀上表現為故意。
4、投毒罪與環境污染行為的界限
環境污染,是指工廠、企業、事業和科研單位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的規定,任意排放超過國家規定標準的有害物質,嚴重污染環境,危害人民健康,破壞自然資源,在規定的期限內能治理而不治理的行為。這種行為的危害后果,有時雖與投毒罪相似,但行為產生的原因和表現形式,與投毒罪是不同的。
過失投放危險物質罪屬于典型的過失犯罪。另外要注意的是,只要行為人實施的投毒行為危害了公共安全,即便尚未造成嚴重后果,也構成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既遂。如果已經造成致人重傷、死亡或者公私財產的重大損失的嚴重后果,則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刑事犯罪追訴期是多久
精神病人犯罪的處理方法是怎樣的
精神病人犯罪能否負刑事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已過工傷認定和仲裁時效的工傷賠償糾紛并非已過訴訟時效
2020-11-26賠償誤工費后繼續發生勞動行為違法嗎
2020-12-04合伙人挪用公款犯法嗎
2021-03-02退伍軍人跟沒當過兵的人犯法怎樣判刑
2020-11-21與臺灣人的結婚手續
2021-02-09繼父贍養糾紛贍養費
2021-03-05休產假期間被裁員怎么賠
2020-11-22工傷社保賠了單位還要怎么賠
2021-01-05委托拍賣合同應當載明什么
2020-12-22合同欺詐怎么報警
2020-12-10集體土地有商住房證有法律效益嗎
2021-01-02出口產品責任險筑道出口防險墻[1]
2021-03-25無效保險合同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1-01-07也談無證駕駛造成事故是否屬強制保險范圍
2021-01-01商業保險和社會保險的差別有哪些
2020-11-20汽車玻璃險理賠范圍
2021-01-12非法從事保險代理業務或者經紀業務應當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2020-11-24土地承包經營權有償退出該補償多少錢
2021-01-20土地承包經營權能否繼承及相關法律規定
2020-11-19閑置土地可以進行轉讓嗎
20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