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認為侵占罪遺忘物的行為如何定性?
刑法理論界和司法實務界對于盜竊罪和侵占罪的界分,更多地集中在盜竊罪與“代為保管物”侵占罪之間的區別問題上,而對于盜竊罪與“脫離占有物”侵占罪之間的區別,則論述相對較少。對于司法實踐中較為多發的將他人占有的財物誤認為是遺忘物進而據為己有的行為該如何定性,即到底是成立盜竊罪還是侵占罪,由于涉及罪與罪之間的區分、犯罪構成理論、刑法的基本原則等諸多問題,則更是鮮有涉獵。目前更是沒有提出一個清晰明確、操作性強的標準,以作為破解該難題的“鑰匙”。
在抽象的事實認識錯誤的場合,應當在故意內容與客觀事實相符合的范圍內,即應當在主客觀相統一的范圍內,來認定犯罪。因此,在客觀事實是重罪,主觀認識是輕罪的案件中,要判斷重罪的客觀事實能否評價為輕罪的客觀事實,如果能得出肯定的結論,就應認定為輕罪的既遂犯。因此,將他人的占有物誤認為是遺忘物據為己有的行為,實際上屬于客觀事實是重罪(盜竊罪),主觀認識是輕罪(侵占罪)的情況,當行為人的“誤認為”合情合理時,只能成立輕罪,即侵占罪,反之,則應成立盜竊罪。
侵占罪遺忘物的認定及盜竊與侵占之區分
盜竊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秘密竊取數額較大公私財物或者多次秘密竊取公私財物的行為。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將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或者他人遺忘物,埋藏物非法據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退還的行為。侵占罪與盜竊罪都屬于侵犯財產罪,但是,兩者之間的不同之處是很多的,表現在:
(1)犯罪對象不同。侵占罪的對象僅限于自己持有的他人之動產或不動產以及他人的遺忘物、埋藏物;而盜竊罪的對象僅限于他人持有的動產,相對于行為人而言,若遺忘物遺落于他有權控制的范圍內,或者由其發現了埋藏物,則遺忘物、埋藏物不可能成為盜竊的對象。
(2)客觀方面不同。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①對他人之物持有的原因不同,侵占罪非以奪取罪之手段取得他人之物的持有,而盜竊罪是以竊取之犯罪手段取得他人之物的持有。
②侵占罪必須具有拒不退還或拒不交出的行為;盜竊罪不以拒不退還或拒不交出為必要。
③侵占行為只能表現為不作為;盜竊行為只能以作為方式實施。④侵占罪的構成要求數額較大;盜竊罪的成立除要求數額較大外,如果多次盜竊,即使未達到數額較大,也不影響盜竊罪的成立。
(3)故意的內容不同。侵占罪的故意是意圖永久剝奪他人財物的所有權,即返還請求權;
盜竊罪的故意既包括永久剝奪財物所有權即返還請求權的意圖,也包括為一時的利用目的而侵犯他人的使用權之意圖,或為毀棄、隱匿目的而侵犯他人的處分權之意圖。
侵占罪的量刑標準是怎樣的?
將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退還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律霸網小編提醒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對于拾得某些物品,一定要歸還他人,或者交給警察進行失物認領。不能非法占有,這樣很可能造成一些人遺失重要的物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子女有贍養能力能否當貧困戶
2021-02-27行政處罰滯納金能免除嗎
2020-11-29房屋中介簽合同有效嗎
2020-11-25如果承租人經出租人同意將房屋轉租,對于轉租期限的約定應注意什么
2020-11-19彩禮怎么規定
2021-02-21民法典規定請求撤銷婚姻時效是多久
2021-01-03自己租房合同掉了怎么辦
2020-12-23朋友探監需要什么手續
2020-11-13少數民族結婚需要什么證件
2020-11-26父母有退休金能否申請贍養費
2021-01-22最高法立案必須要身份證號碼嗎
2021-01-09個人房屋抵押貸款還不上該如何
2021-02-25夫妻共同財產分割中的股權處置方式
2021-03-19房地產中介有哪些法律責任
2020-12-09太原市樓間距規定
2021-02-26如何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
2020-12-24事實勞動關系屬于勞動關系嗎
2021-03-21車上人員責任險建議買嗎
2021-01-24車身被人惡意劃傷保險公司要不要理賠
2021-03-08超分駕駛保險可以賠嗎
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