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案在處理過程中,對史某的行為如何認定,有三種不同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史某的行為不構成犯罪,因為史某搶奪并撕毀的借條本身毫無經濟價值,史某并沒有侵犯他人的財產權利。因此,史某的行為不構成犯罪。
第二種意見認為,史某趁王某不備,公然奪取王某的借條,非法占有王某的私有財產,王某的行為構成搶奪罪。
第三種意見認為,史某的行為構成侵占罪。史某搶過王某的借條撕毀,目的是為了非法占有借條所載明的債權,史某的行為符合侵占罪的構成要件,應按侵占罪進行處罰。
筆者同意第三種意見。
一、史某撕毀的借條是載明史某與王某之間債權債務關系的憑證,王某有權憑此借條向史某要還借款。然而史某為了賴帳,趁王某不備奪過借條撕毀,使得王某的債權無法實現,實際上是造成了王某財產損失、減少,而史某卻因此將本應償還給王某的借款非法占為己有,獲得了財產上的不法利益。史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故意侵犯他人的合法財產所有權,符合侵犯財產罪的構成要件。因此,史某的行為構成犯罪。
二、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將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產或者合法持有的他人遺忘物、埋藏物非法據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退還的行為。搶奪罪則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公然奪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兩者的共同點是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侵害的對象都是自己無所有權的公私財物,且均故意的行為。而兩罪的不同點則是侵占罪中行為人侵占的財物是行為人業已合法持有的,亦即在行為人的合法控制之下的財物。“合法持有”則是以合法的方式,取得對他人財物的暫時的占有權或暫時的使用權,但持有人不享有所有權。持有人將他物"變合法持有為非法所有“是侵占罪的最大特征。本案中史某通過借貸的方式占有王某50000元借款,史某可以對這筆借款進行使用和收益,但這50000元借款的所有權始終是屬于王某的。王某對史某享有的債權實際上就是享有要求史某在借款到期后將50000元借款的占有權轉移給己方的權利,而這種權利的載體就是史某出具的借條。史某為了達到非法占有的目的,撕毀借條,符合侵占罪的構成要件和犯罪特征。盡管史某在犯罪過程中使用了趁人不備,公然奪取的手段,但這僅僅是史某占有王某財產所采取的一種方式,史某奪取的借條本身并沒有價值,即使作為紙片來看,其價值也是微乎其微的,因此,借條本身并不是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所以單純從史某的搶奪行為并不能構成犯罪。只有當史某撕毀借條以后,才達到了消滅借條所載明的債權債務關系,才達到了非法占有50000元借款的目的。綜上所述,本案史某的行為應認定為侵占罪更為妥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國哪些職業不能與外國人結婚
2020-12-11個體戶因故停業后該履行哪些手續
2021-01-19申請先予執行的裁定時間
2020-12-07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傷殘評定標準
2021-03-11離婚調解無效何時判
2020-12-12勞動工傷基本賠償項目是什么
2020-12-20買賣合同范本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2021-01-29車禍賠償一般涉及哪些費用
2020-11-29學生在學校自殘學校承擔責任嗎
2021-01-24私自改造租的房屋算違法嗎
2021-02-07子公司是否有簽訂勞動合同的資格
2021-01-22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對舉證責任(舉證責任倒置)的規定
2021-03-01旅游保險要注意六個誤區是什么
2021-02-11保險公司提存的保險保障基金是多少
2021-03-22保險公司應在多長時間內賠錢
2021-03-17重復保險的司法認定
2021-01-16保險人能否因保險標的物轉讓未批改而拒賠
2020-12-25影響產品類風險有哪些因素
2020-11-13公眾責任險承保方案
2021-01-10各受益人受益權的關聯性分析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