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觀表現形式不同
根據我國刑法第二百四十四條規定,合同詐騙罪的構成關鍵是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合同糾紛中,是沒有這一要件的,合同詐騙的最后目的就是為了非法占有他人財產,占有后的財產轉為他用或者自己揮霍,其根本沒有履行合同的意思。合同糾紛中的當事人并不存在非法占有的目的,而是有履行合同的意愿,只是在履行合同義務的過程中,由于外在的因素致使合同無法正常履行,比如資金周轉困難,購買的材料不能及時到位等等,客觀上沒有非法占有的故意。所以是否以非法占有為目的是二者在主觀方面的主要區別。
2、客觀構成不同
合同詐騙罪在客觀表現方面,是以隱瞞真相,虛構事實為要件,如冒用他人身份、偽造變造票據,開設空殼公司等等。在簽訂合同時,合同上所列的設備條件等,行為人是根本沒有的,這些只是欺騙當事人的,為的是讓對方在合同上簽字。在合同糾紛中,行為人不必冒用他人的身份或條件來欺騙對方,可能為了獲得更多的利益,行為人會夸大自己的能力或條件,雖然也有欺詐的行為,但較合同詐騙輕微的多。例如:某煤炭貿易公司在沒有落實上游資源的情況下,為了營利即與人訂立了煤炭買賣合同,在收到預付款之后,多方查找上游資源,仍未落實,但表示愿意償還貨款,并承擔違約責任。此案中,行為人雖在不具備履行合同的條件下與他人簽訂了煤炭買賣合同,但從整個過程來看,主觀上并沒有詐騙的目的,因此,不能認定為詐騙,而應當按合同糾紛處理。
3、履行合同的態度不同
合同詐騙中,行為人沒有履行合同的意愿,因為其根本不具備履行能力,只是單一的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一旦非法占有了他人財產,便會銷聲匿跡或者以任何理由推脫不履行合同,更不會歸還財產或賠償對方那個損失。合同糾紛當事人一般都會按照合同約定履行職責,并且具有一定的履行能力,履行誠意和積極性,一旦給對方造成損失,當事人會愿意承擔責任并賠償損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長期不在農村居住就是空掛戶了嗎,土地補償也沒有了嗎
2021-03-10轉讓股權被拒辦變更登記怎么辦
2020-11-11新三板掛牌上市的條件是什么
2020-12-31法院判決的贍養費可以公司代扣工資嗎
2021-02-10取消戶籍怎么辦理
2020-11-24撫恤金就是工亡賠償嗎
2020-11-15口頭解除合同合法嗎
2020-12-12勞動合同關系幾年內訴訟有效
2021-02-12勞動關系轉移手續
2020-12-28如何把調崗做到合法合理
2021-02-25因丈夫婚外戀訴離婚,妻子能否請求損害賠償
2021-02-11游客滑雪受傷,旅行社應該承擔責任嗎
2021-03-13出口產品責任險理賠案例
2021-03-08飛機延誤找誰賠償
2021-02-10保險公司的不同形式有哪些
2020-12-30交警判肇事司機負次要責任 法院判保險公司賠十萬三者險
2021-01-07保險代理人的類別可以分為哪幾種
2021-03-01保險利益的含義是什么
2020-12-14劃撥土地轉讓需要辦理哪些手續
2020-11-27公房拆遷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