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動車為避讓行人撞上電桿如何處理:屬于緊急避險,由引起險情的人承擔賠償責任
緊急避險的法律含義
緊急避險是指為了使國家、社會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合法權益免受更大的損害,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以犧牲較小的合法利益來保全較大利益的行為。
《民法通則》第129條規定,“因緊急避險造成損害的,由引起險情發生的人承擔民事責任。如果危險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緊急避險人不承擔民事責任或者承擔適當的民事責任。因緊急避險采取措施不當或者超過必要的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的,緊急避險人應當承擔適當的民事責任?!?/p>
本條將承擔適當的民事責任改為“適當補償”,此用語更為嚴謹。因為自然原因造成的損害,缺乏一般侵權行為的違法性,不應承擔民事責任,而用“適當補償”比較貼切。緊急避險超過必要限度在司法實務中難以把握,本條在民法通則的基礎上,加上“措施不當”之后,便使得本條更具有可操作性,也是公平責任的具體體現。
具體原因在于:
其一,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緊急避險行為本身是由于自然原因構成的不可抗力而引起的,不具有違法性;而不可抗力是侵權責任的免除事由。既然是免除責任而不是減輕責任,避險人當然完全不用承擔民事責任。
其二,依據《民法通則》的規定“承擔適當民事責任”的情況,應當屬于侵權行為過程中存在“減輕事由”的情況,因此,“承擔適當民事責任”的提法并不合乎法理。而由于“給予補償”的原因并不要求以行為具有違法性為前提,因此,“緊急避險采取措施不當或者超過必要的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的,緊急避險人應當承擔適當的責任”的表述更加準確。
如果險情是由人為原因引起的,由引起險情發生的人承擔責任。引起險情的發生是由于引起險情發生人在主觀上存在過錯,因此,對由此引發的損害應當由有過錯的一方承擔責任。引起險情的人可以是避險人、受益人、受害人或者第三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結算金額超出合同金額怎么辦
2021-01-27宋**破壞軍人婚姻案
2021-02-09海事法院是否受理買賣合同糾紛
2021-01-13締約過失責任是什么
2021-01-05發生車禍后怎樣收集證據
2021-02-14網賭立案后會怎么處理
2021-02-27小孩子在商場受傷賠償辦法是什么
2020-12-11集資房的定義是什么
2021-02-05公司盜用他人信息入職如何處罰
2021-01-06公司裁員怎么賠償
2021-01-09公司裁員賠償范圍是怎么規定的
2020-12-12不能投保貨物運輸保險的物品
2021-03-26飛機起飛延誤賠償標準
2021-02-16人身保險殘疾程度與保險金給付比例是怎么樣的
2021-01-05出境旅游保險怎么買
2021-02-08保險合同怎樣生效?
2020-12-13交通事故對方不理賠可以起訴嗎
2021-01-04可否要求退還保險金
2021-01-15車禍自己受傷保險公司怎么賠償
2021-03-01當機動車保險事故發生后應該怎么處理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