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動車為避讓行人撞上電桿如何處理:屬于緊急避險,由引起險情的人承擔賠償責任
緊急避險的法律含義
緊急避險是指為了使國家、社會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合法權益免受更大的損害,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以犧牲較小的合法利益來保全較大利益的行為。
《民法通則》第129條規定,“因緊急避險造成損害的,由引起險情發生的人承擔民事責任。如果危險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緊急避險人不承擔民事責任或者承擔適當的民事責任。因緊急避險采取措施不當或者超過必要的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的,緊急避險人應當承擔適當的民事責任。”
本條將承擔適當的民事責任改為“適當補償”,此用語更為嚴謹。因為自然原因造成的損害,缺乏一般侵權行為的違法性,不應承擔民事責任,而用“適當補償”比較貼切。緊急避險超過必要限度在司法實務中難以把握,本條在民法通則的基礎上,加上“措施不當”之后,便使得本條更具有可操作性,也是公平責任的具體體現。
具體原因在于:
其一,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緊急避險行為本身是由于自然原因構成的不可抗力而引起的,不具有違法性;而不可抗力是侵權責任的免除事由。既然是免除責任而不是減輕責任,避險人當然完全不用承擔民事責任。
其二,依據《民法通則》的規定“承擔適當民事責任”的情況,應當屬于侵權行為過程中存在“減輕事由”的情況,因此,“承擔適當民事責任”的提法并不合乎法理。而由于“給予補償”的原因并不要求以行為具有違法性為前提,因此,“緊急避險采取措施不當或者超過必要的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的,緊急避險人應當承擔適當的責任”的表述更加準確。
如果險情是由人為原因引起的,由引起險情發生的人承擔責任。引起險情的發生是由于引起險情發生人在主觀上存在過錯,因此,對由此引發的損害應當由有過錯的一方承擔責任。引起險情的人可以是避險人、受益人、受害人或者第三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非法采礦罪罰金標準是什么
2020-11-12合理實施哪些行為的可以不經肖像權人同意
2021-01-25合伙合同書范本
2021-01-25宅基地贈與合同范本怎么寫
2021-03-10婚前債務需要進行公證嗎
2020-12-01離婚可以要求對方不泄露隱私嗎
2021-02-02銀行卡被司法凍結了,公安局會聯系嗎
2021-03-08什么叫現房
2021-01-06勞務外包員工工資待遇有什么規定
2021-01-22壽險責任準備金的管理方法
2020-12-29我國產品責任的損害是如何賠償的
2021-01-05保險合同當事人的特殊性是如何體現的
2021-02-26海上保險合同的內容和包含的事項(很具體)
2021-03-10保險費交清與本保險合同是否生效
2021-01-29固定資產的財產保險價值可以為賬面余額嗎
2021-01-28保險公司把被保人寫錯了怎么理賠
2021-03-06保險合同能否凍結
2021-03-05保險合同約定的保險事故后客戶如何辦理索賠
2021-01-04正確理解保險經紀、保險代理
2020-12-22農村機動地最長承包期限是多久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