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騙罪與民間借貸的區分是什么
詐騙罪與民間借貸糾紛,詐騙罪與非罪之間的區分關鍵在于行為人的主觀方面是否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財物之目的。非法占有的目的,屬于行為人主觀上的心理活動,具有一定的隱蔽性。考察行為人的主觀目的,只能從行為人實施的具體客觀行為事實方面進行綜合判斷。具體到個案,應當根據行為人與貸款人的相互關系、借款的原因、不能按期歸還的原因及借款人的償債能力等多方面綜合考慮,按照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各種主客觀因素進行整體判斷。
一、行為人與貸款人的相互關系。一般的民間借貸關系發生在熟人之間,借貸雙方彼此相互信任,雙方基于友好、互助和信任而借貸。而詐騙犯罪中,行為人多通過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的方式取得對方的信任,雙方的“友好”和“信任”蒙上了一層面紗,是行為人為達到騙財的目的,用盡苦心地刻意培養起來的,撕開虛偽的面紗,什么也沒有。
二、借款的原因和數額。民間借貸關系中的借款人多是因為確實遇到生產、生活方面的客觀困難,無奈之下才借款,借款的數額相對較少。而詐騙犯罪中,行為人以虛假的理由或隱瞞真相的方式騙取被害人的“借款”,借款的數額相對較大,當然,也不排除一些詐騙慣犯經常騙些小錢。
三、借款的誠信度。一般來講,借貸關系中,借款人在借款時不會欺騙、欺詐貸款人,即使有,也是將困難A說成更為嚴重的困難B,博取貸款人的同情,以便獲得借款,但畢竟有客觀存在的困難。而詐騙犯罪中,行為人事先有計謀,以莫須有的困難或事實為借口,有計劃地實施欺詐行為,或以高利息為誘惑,以達到騙取錢財目的。王-濤就是如此,他采取了嚴重的欺詐行為,但他手段很高明,他以為被害人承包項目為餌,讓被害人先拿前期運作費用,舍小錢換大錢,或干脆以高額利益作擔保,許諾“事辦不成高利返還”。
要是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不妨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涉外離婚訴訟向哪個法院提出
2021-03-09侵權責任侵權方會賠償多少
2021-03-04股東名冊在哪里查詢
2020-11-19關于消費者權益的20個法律知識
2020-12-28家庭暴力援助方式
2020-12-30遺產放棄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11微信聊天記錄能否作為證據
2021-02-28保姆虐待被看護人涉嫌犯罪嗎
2021-01-17如何確定競業限制的范圍
2021-01-09雇傭關系工傷賠償
2021-01-15工會的社會職能
2021-02-05勞務派遣國外生病死亡如何賠償
2020-11-25勞動爭議中約定管轄條款是否有效
2020-11-13保險欺詐可以行政仲裁嗎
2020-11-07人身保險投保方擁有怎樣的權利
2021-01-28保險合同成立
2020-11-23網銷保險為何如此受熱捧
2021-02-06保險受益權的主體
2021-03-10責任準備金
2020-11-24勞務承包合同的需要注意什么
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