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律對非機動車的定義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一十九條第(四)項規(guī)定:“非機動車”是指以人力或者畜力驅(qū)動,上道路行駛的交通工具,以及雖有動力裝置驅(qū)動但設計最高時速、空車質(zhì)量、外形尺寸符合有關國家標準的殘疾人機動輪椅車、電動自行車等交通工具。
可見靠電瓶驅(qū)動的交通工具,只有在設計最高時速、空車質(zhì)量、外形尺寸符合電動自行車有關國家標準的,才屬于非機動車,
根據(jù)《電動自行車通用技術條件》(GB17761—1999)“技術要求”規(guī)定:
第5.1.1規(guī)定:“電動自行車最高車速應不大于20km/h”。
第5.1.2規(guī)定:“電動自行車整車質(zhì)量(重量),應不大于40Kg”。
第5.1.3規(guī)定:“電動自行車必須具有良好的腳踏騎行功能,30min的腳踏行駛距離應不小于7Km”。
不符合上述標準,就不是電動自行車,不屬于非機動車范疇。
二、要清楚法律對機動車的定義
并不是所有電動車就一定是非機動車。超過電動自行車國家標準的,就不屬于非機動車,而屬于機動車范疇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一十九條第(三)項規(guī)定,“機動車”是指以動力裝置驅(qū)動或者牽引,上道路行駛的供人員乘用或者用于運送物品以及進行工程專項作業(yè)的輪式車輛。
《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GB7258—2004)第3.5條對“摩托車”是這樣規(guī)定的:
無論采用何種驅(qū)動方式,其最高設計車速大于50km/h,或若使用內(nèi)燃機,其排量大于50ΜL的兩輪或三輪車輛,包括兩輪摩托車、邊三輪摩托車和正三輪摩托車(邊三輪摩托車和正三輪摩托車可合稱為三輪摩托車)。
第3.6條規(guī)定:“輕便摩托車”:無論采用何種驅(qū)動方式,其最高設計車速不大于50km/h,且若使用內(nèi)燃機,其排量不大于50ΜL的兩輪或三輪車輛,包括兩輪輕便摩托車和三輪輕便摩托車,但不包括最高設計車速不大于20km/h的電驅(qū)動的兩輪車輛。
從上述法律和國家標準的規(guī)定可以看出:
設計最高時速大于20公里且小于50公里的電瓶車,達到了輕便摩托車的國家標準;設計最高時速大于50公里的電動車,達到了摩托車的國家標準,二者都應當屬于機動車范疇。
三、關于認定交通事故案件中的電動車類別的方式
1、應當以其出廠說明書的設計最高時速、空車質(zhì)量、外形尺寸來認定
不應當以其在事故發(fā)生時的行駛速度來作出認定。實踐中,超過設計時速行駛的情形是很多的。如果出廠說明書的設計時速低于20公里/小時的,應當認定為非機動車。設計最高時速超過20公里/小時的,應當認定為機動車。
對于涉案的電動車在事故發(fā)生時超過法律規(guī)定的行駛速度,可以按照交通違法行為進行處罰,并可按照其對于事故的發(fā)生所起的作用程度作為認定事故責任的根據(jù)。
2、如果沒有出廠說明書可供鑒定的,應當委托專門鑒定機構(gòu)鑒定,以鑒定的結(jié)論進行認定
從網(wǎng)友咨詢反映的問題中可以看出,相當一部分辦案交警沒有委托鑒定機構(gòu),僅憑經(jīng)驗判斷就做出車輛型別屬性的認定,這樣不但違反法律規(guī)定的程序,而且多不被當事人接受,引起上訪不斷。我認為這種做法不可取。
四、準確認定電動車型別的意義
準確認定電動車的型別,是公平、公正處理交通事故的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是確認車輛駕駛?cè)耸欠窬哂蟹梢?guī)定的駕駛資格的需要。
如果涉案的電動車屬于機動車,車輛駕駛?cè)藙t應當具有相應的準駕車型的機動車駕駛證件,如果屬于非機動車則不需要。
2、是區(qū)分駕駛?cè)俗锱c非罪的需要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條第二款規(guī)定: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傷,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處罰:
(二)無駕駛資格駕駛機動車輛的;
(三)明知是安全裝置不全或者安全機件失靈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
(四)明知是無牌證或者已報廢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
以上規(guī)定說明,車輛駕駛?cè)酥挥旭{駛的是機動車輛并符合上述規(guī)定的時候,才構(gòu)成交通肇事罪。如果駕駛的是非機動車,即使具有上述事實,也不構(gòu)成交通肇事罪。
3、是受害人可得利益能否獲得最大實現(xiàn)的需要
如果受到侵害的當事人是非機動車或者行人一方,那么只有在受到機動車的侵害,才會獲得交強險的賠償。受害人受到非機動車的侵害,不會獲得交強險的賠償。如果受害人遇到?jīng)]有賠償能力的賠償義務人時,交強險的賠償無疑能夠使受害人的可得利益得到最大的實現(xiàn)。
還有,即使屬于機動車范疇的電動車沒有投保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也應當承擔交強險責任限額內(nèi)的賠償責任。這無疑在一定程度上使受害人的利益得到更大的保證。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淺論刑事賠償范圍的擴張
2020-12-31合同糾紛案件中律師的作用和重要性是什么
2021-02-22存款人死亡后的存款如何處理
2020-11-27房地產(chǎn)開發(fā)五證指什么
2021-01-29勞動服務期的相關規(guī)定
2020-11-17工亡的待遇是什么標準
2021-02-18用人單位私自修改合同期限該合同還有效嗎
2020-12-25若公司倒閉該如何賠償員工
2021-02-12老板不批試用期離職怎么辦
2021-03-17員工意外險怎么做賬
2021-01-022020遼寧企業(yè)三險比例
2020-12-11理財保險的種類
2021-01-14如何終止保險合同
2020-11-11人身保險合同糾紛如何確定管轄
2021-01-21意外傷害保險理賠流程
2020-12-21車上責任險條款
2021-01-23交通10級傷殘理賠多少錢
2021-02-03掛車事故沒保險怎么辦
2021-01-08違反保險法的行為
2021-02-11土地承包權收回和交回是什么
20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