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保密管理中的玩忽職守是指什么?
保密管理中的玩忽職守是指負有一定的保管的義務,但是卻不正確的履行自己的義務,所導致財產重大損失需要承擔的一切責任。玩忽職守罪法律規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八十七條規定:“國家工作人員由于玩忽職守,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根據刑法規定,玩忽職守罪,是指國家工作人員由于嚴重不負責任,不履行或不正確履行自己的工作職責,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
玩忽職守罪的犯罪主體必須是國家工作人員。根據刑法第八十三條規定和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嚴懲嚴重破壞經濟的罪犯的決定》精神,所謂國家工作人員,是指在國家各級機關、軍隊、社會團體,全民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中工作的人員,以及其他各種依照法律從事公務的人員。所謂依照法律從事公務的人員,是指根據法律規定,經人民選舉或受國家機關、軍隊、社會團體,全民所有制、集體所有制的企業、事業單位的委托、聘用,從事管理工作的人員。
全民所有制或集體所有制的企業、事業單位,將其全部或部分資產,發包給個人或若干人負責經營,其承包經營的負責人員和管理工作人員,應視為國家工作人員范圍。
全民所有制和集體所有制的企業、事業單位中從事生產活動的工人以及群眾合作經營組織和個體經營戶的主管負責人,不屬于國家工作人員范圍。
二、玩忽職守罪造成重大損失的立案標準
具有下列危害結果之一的,應認定為重大損失:
死亡一人以上,或者重傷三人以上的;
直接經濟損失五萬元以上的;
造成嚴重政治影響的,如有損于我國的信譽、形象、威望和地位等。
關于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各省(區、市)可根據實際情況,適當提高或降低,并報最高人民檢察院備案。
國家工作人員由于玩忽職守行為造成的人身傷亡或直接經濟損失,雖不足規定的標準,但情節特別嚴重的,仍應追究當事人的刑事責任。(注解:重大損失的標準中的數額,含本數在內。)
在當代社會,我們國家很多的工作人員他們都是有自己的一個具體的要履行的義務的,比如說在保管合同當中的話,保管人員就必須要盡職盡責的履行保管的義務,否則可能會構成玩忽職守罪。需要按照刑法中進行5年以下有期徒刑判決。
該如何認定玩忽職守罪?
玩忽職守罪的追訴期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黑戶可以當擔保人嗎
2020-12-15破產和解和破產重整有什么異同
2021-03-17法院立案需要戶籍證明嗎
2021-01-14個人婚前財產的證據如何保存
2021-02-19工傷期能辭退嗎
2021-01-03抵押貸款中抵押物的范圍有哪些
2020-12-30飛機起飛延誤賠償標準
2021-02-16車輛損失險保險人的義務有哪些
2021-03-18交通事故之后如何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3-17海上保險合同保險標的規定
2021-03-16投保人在法律上有什么規定
2020-11-22未超合理范圍保險應理賠嗎
2021-01-23公司拖欠工人保險如何維權
2020-12-11保險合同能否繼承
2021-01-13車子沒貼強險標志怎么向交警證明買了保險
2021-02-21交強險被保險公司拒賠,怎么維權
2021-03-05解讀車險理賠中的誤讀條款
2021-01-04鐵路保險運輸與保價運輸區別
2020-11-15機動地承包年限有規定嗎
2021-01-25土地承包的經營權可以抵押嗎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