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玩忽職守經濟損失數額特別巨大的會怎么判刑?
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瀆職侵權犯罪案件立案標準的規定》玩忽職守案(第三百九十七條),玩忽職守罪是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嚴重不負責任,不履行或者不認真履行職責,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1、造成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傷3人以上,或者重傷2人、輕傷4人以上,或者重傷1人、輕傷7人以上,或者輕傷10人以上的;
2、導致20人以上嚴重中毒的;
3、造成個人財產直接經濟損失15萬元以上,或者直接經濟損失不滿15萬元,但間接經濟損失75萬元以上的;
4、造成公共財產或者法人、其他組織財產直接經濟損失30萬元以上,或者直接經濟損失不滿30萬元,但間接經濟損失150萬元以上的;
5、雖未達到3、4兩項數額標準,但3、4兩項合計直接經濟損失30萬元以上,或者合計直接經濟損失不滿30萬元,但合計間接經濟損失150萬元以上的;
6、造成公司、企業等單位停業、停產1年以上,或者破產的;
7、海關、外匯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嚴重不負責任,造成100萬美元以上外匯被騙購或者逃匯1000萬美元以上的;
8、嚴重損害國家聲譽,或者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
9、其他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情形。
二、濫用職權與玩忽職守的界限
濫用職權是行為人意識到自己在行使權力,不該用而用,該用而不用,因而超越職權而濫用職權的行為;而玩忽職守則為行為人意識到自己是履行職責,由于各種原因而不履行職責或不認真履行職責。因此,完全的擅離職守不會理解為濫用職權。只有在履行職責的過程中,濫用職權才會與玩忽職守發生競合,不易區分。關鍵還是要看行為人的主觀態度,即濫用職權者認識到自己是在濫用職權,明知不該用,該用而不用,因此,對危害結果則是采取放任的間接故意;而后者則意識到自己在履行職責,該履行而不履行或不認真地履行,其對危害結果,則是出于過失。有時候,玩忽職守與濫用職權的行為結伴而行,這時要認定其性質,則更要看行為人對危害結果的認識程度,如出于間接故意,則屬濫用職權,否則則為玩忽職守。
綜合上面所說的,玩忽職守就是不正確的履行自己的職責,從而導致他人的利益或者是企業受到重大的損失,而對于數額比較巨大的話,那么也會按最嚴重的刑罰來進行處理,這也是為了保障受害者的合法權益,所以,不同的數額就會作不同的判決結果。
玩忽職守罪的追訴期是多久
玩忽職守罪司法解釋有哪些
處罰玩忽職守罪標準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侵權糾紛中如何認定被扶養人
2020-12-26小企業怎樣增加注冊資本
2021-01-27事故全責方死亡家屬能要求無責方賠償嗎
2021-02-07環境污染造成損害該如何承擔責任
2021-01-22家庭贍養協議書
2020-11-14和家里斷絕關系能拿到斷絕費嗎
2021-02-18醫療服務合同的賠償責任是怎樣的
2020-12-12情勢變更是否屬于合同免責原因
2021-03-17建筑工程補充合同與主合同結算單價不一致怎么辦
2021-03-11二手房中介應該要考慮哪些因素
2021-01-20什么情況員工仲裁不被受理
2020-12-10什么是以房養老
2021-01-24產品責任保險條款(試行)
2021-03-02一般附加險有哪些險別
2021-03-05該保險合同是即時生效還是附期限生效
2021-02-16妻子代簽的名這份人身保險合同有效嗎
2021-01-15離婚后保單應怎樣分割
2021-02-20游客死于“高原反應”保險拒賠
2020-12-21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可以是公司嗎
2020-11-19保險公司調解肇事者吃虧嗎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