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詐騙犯罪,是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以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合同中的一方當事人沒有履行或者沒有完全履行合同,使對方受到損失,并且一方在簽訂合同時可能有某些欺騙性的因素,則前者是合同詐騙罪,而后者是合同糾紛,二者有著本質的不同。然而,在實踐中,區別二者分界限往往是比較困難的,二者的根本不同點,在于行為人有沒有履行合同的誠意,也就是說是否具有非法占有對方當事人財物的目的。如果沒有這一非法占有的目的,只是因為在履行合同過程中,因遇天災人禍或市場變化等不可抗力的客觀因素,使當事人沒有能力繼續履行合同的,只能定性為合同糾紛。比如,在簽訂合同時有虛構事實或隱瞞事實的行既可能是合同詐騙犯罪的一種形式,也可能是合同糾紛中的民事糾紛。又如,合同簽訂后不履行合同的行為,既可能是行為人出于經營困難造成的,也可能是行為人見利起意,在履行中滋生非法占有的目的而拒絕履行自自己的合同義務,也就是說既可能是合同糾紛,也可能是合同詐騙罪。
合同糾紛,是指行為人有履行或基本履行合同的誠意,只是由于客觀原因而未能完全履行合同。合同糾紛,以當事人的違法行為為前提,其侵害的是合同產生的債權。而合同詐騙罪,行為人實施詐騙行為,其侵犯的是財產所有權。兩者區分的關鍵是行為人有無履行合同的誠意亦即是否具有非法占有對方當事人財物或騙子取對方當事人財物的目的。對行為人主觀目的認定是非常困難的,例如虛設擔保固然是合同詐騙的種手段,但不能據此認為凡是虛構擔保的行為都是合同詐騙罪。行為人雖然虛設了擔保,但目前是為了通過合同的履行來實現商業上利潤的,則仍屬于合同糾紛的范圍。行為人簽訂合同后,事實上沒有履行,但沒有履行并不一定是合同詐騙,可能是行為人的經營困難造成的。
律霸小編提醒您,如果沒有這一非法占有的目的,只是因為在履行合同過程中,因遇天災人禍或市場變化等不可抗力的客觀因素,使當事人沒有能力繼續履行合同的,只能定性為合同糾紛。以上就是為您總結的相關資料,希望可以幫助到您,本網站致力于打造優秀的法律咨詢平臺,如果您還有疑問,歡迎進入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民法典草案是否擴大遺囑扶養協議范圍
2021-01-08公司財產能否折抵股權轉讓
2020-11-11學車引發車禍,賠償責任該由誰承擔
2021-01-10交通精神賠償最高限額是多少
2020-12-132020年有前科幾年可以消除
2020-11-12治安拘留十天可以保釋嗎
2021-01-11怎樣申辦贍養協議公證
2020-11-26裝修合同到期未完工業主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1-01-23買的安置房現在房產證下來對方不配合過戶怎么辦
2021-02-14外資房地產開發的基本程序
2021-03-10違反《勞動法》有關勞動合同規定的賠償辦法
2020-12-12漢中市事業單位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1-01-17如何勞動爭議的法院管轄地
2021-03-02退休前欠的工資屬勞動爭議嗎
2021-03-01壽險理賠有哪些流程,它的保險金又是怎樣給付的
2021-02-03意外保險屬于遺產嗎
2020-11-15購買交通意外險要注意什么
2020-11-27購買兒童意外傷害賠償保險的注意事項
2021-01-16人身保險存在風險嗎
2021-03-06交通事故法院判決后保險公司會提起上訴嗎
20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