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人撞車后離開現場是否構成逃逸
不存在行人是否構成交通肇事罪主體的問題,因此不能構成逃逸。
女行人違反了我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規定。根據規定,行人通過路口或者橫過道路,應當走人行橫道或者過街設施;通過有交通信號燈的人行橫道,應當按照交通信號燈指示通行;通過沒有交通信號燈、人行橫道的路口,或者在沒有過街設施的路段橫過道路,應當在確認安全后通過。這位女行人的違法行為造成了交通事故的發生,因此,她應當負事故責任,并承擔對摩托車駕駛員人身財產損失的民事賠償。
相關知識:交通肇事逃逸怎么處罰
責任認定重。按《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規定:“當事人逃逸或者故意破壞、偽造現場、毀滅證據,使交通事故責任無法認定的,應當負全部責任。”在交通事故中,肇事司機可能無責任或只有部分責任,但如果逃逸,導致交通事故責任無法認定,司機就要負交通事故的全部責任。
損害賠償重。按《民法通則》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賠償費用少則幾千塊,多則上萬元甚至于幾十萬元,如肇事車輛投保了第三者責任險,發生交通事故后,賠償時,保險公司有先予支付的義務。但如果肇事車輛逃逸,按《保險合同》約定,保險公司就不再承擔保險責任,車主要承擔全部的賠償費。
行政處罰重。按照今年5月1日起施行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01第2款規定,對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司機,不論其造成交通事故后果的大小,公安交通管理部門都將吊銷其機動車駕駛證,且終生不得重新取得。
刑事責任重。根據《刑法》第133條及有關司法解釋的規定,肇事后逃逸的,屬法定的加重情節,傷者因搶救不及時而死亡的可判7年以上有期徒刑。如果傷者沒有死亡,機動車駕駛員為了逃避法律追究,將撞傷者帶離事故現場后隱藏或者遺棄,致使傷者無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嚴重殘廢的,則構成了故意殺人罪或故意傷害罪,按《刑法》規定,將會受到更加嚴厲的處罰。此外,法律還規定,交通肇事后,單位主管人員、機動車輛所有人、承包人或乘車人指使肇事司機逃逸,致使傷者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上述人員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論處。
因此,在相關的法律規定下,對于是否構成逃逸需要有法律上的判定。對于本文這個問題行人不夠成逃逸,但是會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些事大家需要了解清楚的法律問題,希望大家能清楚。如果您有其他問題,歡迎咨詢律霸網專業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黨內處分有什么種類及期限
2021-01-16買商鋪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1-01-03輸官司對方律師費也要付嗎
2021-03-24擔保公司搶車警察追回的案例分析
2021-03-14婚內懷別人孩子犯法嗎
2021-01-30撫養權拒絕執行怎么處理
2020-11-26債權人違反擔保合同約定怎么處理
2020-11-12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方式是如何的
2021-01-31婚內能主張居住權嗎
2021-01-06調薪未簽訂勞動合同變更怎么處理
2021-01-06國企可以被私企接收改制嗎
2020-12-31調崗通知范文
2020-12-15車子失火保險賠嗎
2020-12-30保險委托代理合同樣本是什么樣的
2021-03-14什么是刑事代理?
2021-01-04“雙保險”不等于“雙賠付”
2021-03-25舊城改造項目中拆遷補償是怎樣的
2021-02-07如何辦理拆遷安置房過戶給子女
2021-01-16什么是拆遷安置房及產權證辦理過程
2021-02-03拆遷談判中有些問題是不能回避的
20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