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采礦罪
非法采礦罪(刑法第343條第1款),是指違反《礦產資源法》的規定,未取得采礦許可證擅自采礦的,擅自進入國家規劃礦區、對國民經濟具有重要價值的礦區和他人礦區范圍采礦的,擅自開采國家規定實行保護性開采的特定礦種,經責令停止開采后拒不停止開采,造成礦產資源破壞的行為。
非法采礦罪構成要件
一、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對礦產資源和礦業生產的管理制度以及國家對礦產資源的所有權。根據我國《憲法》和《礦產資源管理法》的規定,礦產資源屬于國家所有,國家保障礦產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禁止任何組織或個人用任何手段破壞礦產資源。但是,國家可在不改變對礦產資源的所有權性質的前提下,按照所有權和采礦權適當分離的原則,將礦產資源的開采權依法授予特定的組織或個人,并有權對任何組織或者個人的采礦活動實施監督管理。因而,所謂國家對礦產資源的管理制度,主要是指國家依法對采礦單位或者個人所制訂的一系列行政管理制度的總稱。國家對礦產資源的開發實行嚴格的管理,禁止無證開采和超越批準的礦區范圍采礦。
本罪的對象是礦產資源,是指在地質運動過程中形成的,蘊于地殼之中的,能為人們用于生產和生活和各種礦物質的總稱。其中包括各種呈固態、液態或氣態的金屬、非金屬礦產、燃料礦產和地下熱能等。
二、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上表現為違反礦產資源保護法的規定,非法采礦,礦產資源破壞的行為。
非法采礦,即無證開采,是指未取得采礦許可證擅自采礦的,進入國家規劃礦區、對國民經濟具有重要價值的礦區和他人礦區范圍采礦的,擅自開采國家規定實行保護性開采的特定礦種,或者雖有采礦許可證,但不按采礦許可證上采礦范圍等要求的,經責令停止開采后拒不停止開采,造成礦產資源破壞的行為。
三、主體要件
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但一般限于直接責任人員,具體包括國營、集體或鄉鎮礦山企業中作出非法采礦決策的領導人員和主要執行人員以及聚眾非法采礦的煽動、組織、指揮人員和個體采礦人員。
四、主觀要件
本罪主觀上出于故意。其主觀目的是為獲取礦產品以牟利。
通過上述介紹可知,非法采礦罪指未取得采礦許可證擅自采礦的,經責令停止開采后拒不停止開采,造成礦產資源破壞的行為。如果有其他相關問題想要了解,歡迎咨詢律霸網的免費法律咨詢,可以幫助你解答疑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合伙公司可以宣布解散嗎
2020-12-07醫療糾紛索賠
2021-01-02村委會錯誤發放征地補償怎么辦
2020-12-04高空墜物屬于什么傷害
2021-01-05政府規劃的宅基地建房可以買賣嗎
2021-03-05消防行政處罰的決定程序是什么
2021-02-10支票日期怎么算,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0入室盜竊怎么認定,入室盜竊的量刑怎么規定的
2020-12-30不繼承遺產可以不贍養嗎
2021-02-10小孩在商場受傷怎么理賠,有哪些相關規定
2021-01-05哪些人可以辭退
2020-12-09在校學生實習期間受傷是否算工傷
2020-12-04保險合同確認書后幾日填回執
2021-01-05游客要投保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嗎
2021-03-15肇事送醫院后逃逸保險報嗎
2020-12-08保險公司解除保險合同引糾紛解除合同是否可以
2020-11-30分紅保險的投保方法有哪些
2020-11-16交通事故一審后保險公司上訴,原告投訴有用嗎
2020-12-11學生平安保險不適用財產保險的“損失補償性原則
2020-12-05我國巨災保險立法模式探討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