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理論上講,汽車交通事故的當事各方都可以成為民事賠償的主體。但是,在實踐中,非機動車、行人、乘車人一方多為受害主體,為賠償請求權人,機動車方常常是施害主體,為賠償義務人。因此,確定民事賠償的主體實質就是明確機動車方具體的賠償義務人。通常存在以下情況:
1、事故發生時,機動車所有人與使用人為同一人,賠償義務人為機動車所有人(這里所指使用人是駕駛車輛的人)。當車輛由其所有人駕駛造成交通事故時,受害人有權直接要求機動車所有人賠償損失。
2、事故發生時,機動車所有人與使用人不同,則應看機動車所有人與使用人(駕駛人員)之間存在何種法律關系,確定賠償主體。
其一,機動車使用人(駕駛人員)是受機動車所有人雇傭或是該單位職工,機動車所有人與使用人(駕駛人員)之間有雇傭(勞務)合同關系。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機動車使用人(駕駛人員)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時,應由該機動車所有人向受害人承擔賠償責任;該機動車所有人履行賠償義務后,可依據單位內部管理規定或雇傭(勞務)合同向機動車使用人(駕駛人員)追償。
其二,機動車使用人(駕駛人員)租用或借用機動車輛發生交通事故時,實踐中,常常僅以機動車所有人為賠償義務人,機動車所有人履行賠償義務后,再向租用人或借用人進行追償。筆者認為,機動車租用人或借用人同機動車所有人一樣,是汽車交通運輸的受益者,是機動車租用人或借用人的行為與機動車所有人的車輛的結合造成對受害人的損害,因此,機動車租用人或借用人應與機動車所有人共同承擔賠償責任;為了更有利于對受害人權利的保護,立法上可規定雙方負連帶責任;受害人可向其中任一方或雙方提出賠償請求。
其三,盜開他人機動車輛(包括秘密使用他人車輛和取得他人車輛的所有權)造成交通事故時,機動車所有人不僅主觀上無過錯,且自己也是受害人,根據公平原則,不應對其他受害人承擔賠償責任。因此,該類汽車交通事故的賠償主體僅限于盜開他人機動車輛造成交通事故的人。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在許多地方,營運客車由個人出資購買但車籍掛靠到運輸公司(運輸公司收取管理費)造成交通事故,處理時,通常將運輸公司視為車輛所有人,由運輸公司先承擔賠償責任后再向出資購買車輛的人追償。筆者認為,出資購買車輛的人是車輛實際所有人,在交通運輸中獲得利益。運輸公司只是車輛管理人而非所有人,與當前某些主管部門收取下屬企業管理費一樣,運輸公司只是收取了車輛實際所有人的管理費,其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數額不應超過其收取的管理費。因此,此類交通事故的賠償主體主要是車輛實際所有人和運輸公司。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未依法提交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會受到什么處罰
2021-01-19多個保證人如何分攤債務
2020-11-10電梯發生安全事故應該找誰負責
2021-02-02票據貼現與票據承兌的區別
2020-12-03責任認定書一出來保險公司就要賠償嗎
2021-03-05合同代理人簽字和蓋章效力一樣嗎
2021-02-03學生在外面玩水死亡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13勞動關系轉移流程
2020-12-05飯店試用期十天不給工資合法嗎
2020-12-26本案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人的代位求償權能否成立
2020-12-21旅游財物被盜旅行社該賠嗎
2020-12-24保險合同成立后能否退保
2021-01-27如何認定事故理賠費
2020-11-29保險合同包含哪些部分
2020-12-11老人還能買保險嗎,該回避什么險種,適合什么險種及有什么投保竅門
2020-11-17保險合同的三類主體是什么
2020-11-09車輛強制險什么時候交,交多少
2021-03-02保險經紀人與保險代理人有什么不同點
2021-01-16保險中追溯期的概念是什么
2020-11-22收費停車場車被劃 保險公司不賠償應找保管人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