擾亂單位秩序罪的認定及處罰標準是什么
1、擾亂單位秩序行為的主體是達到責任年齡,具有責任能力的自然人。
本行為侵犯的客體是社會秩序,具體是指機關、團體的工作秩序,企業、事業單位的生產、營業、醫療、教學、科研秩序。侵犯的對象是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行為人往往企圖通過實施這種行為給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施加壓力,制造事端,以實現自己的不合理要求或者發泄不滿情緒。
2、擾亂單位秩序行為在客觀方面表現為擾亂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秩序,影響工作、生產、營業、醫療、教學、科研正常進行,尚未造成嚴重損失的行為。
擾亂,是指對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的正常工作秩序進行干擾和破壞,從而影響其工作正常進行。擾亂行為既有暴力性質的,也有非暴力的。暴力性質的擾亂行為具體表現為:
(1)在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內砸辦公用具、物品、門窗等物,毀壞文件材料等。②糾纏有關國家工作人員、職工、教師、科研人員等。非暴力的擾亂行為具體表現為:①在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內起哄、鬧事、辱罵。
(2)擅自封閉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的出入通道。
(3)占據辦公室、實驗室、教室、生產車間以及其他工作場所。
擾亂行為必須造成一定的社會后果,即"致使工作、生產、營業、醫療、教學、科研不能正常進行的",如有的被辭退的違紀職工拒絕接受企業的正確處理,無理糾纏,致使企業不能正常生產;有的病人或者其家屬借醫療事故在醫院大吵大鬧,不聽勸阻,致使醫院的醫療工作受到影響。
構成本行為的前提是尚未造成嚴重損失,即未造成停產停業或者重大經濟損失等其他情形。如果行為人的擾亂行為經有關人員勸阻后,停止擾亂行為,沒有造成影響和損失的,則可不予處罰。
3、處罰標準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三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擾亂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秩序,致使工作、生產、營業、醫療、教學、科研不能正常進行,尚未造成嚴重損失的;
(二)擾亂車站、港口、碼頭、機場、商場、公園、展覽館或者其他公共場所秩序的;
(三)擾亂公共汽車、電車、火車、船舶、航空器或者其他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秩序的;
(四)非法攔截或者強登、扒乘機動車、船舶、航空器以及其他交通工具,影響交通工具正常行駛的;
(五)破壞依法進行的選舉秩序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被遣送出境是什么意思
2021-02-27債務糾紛案件中律師作用和重要性體現在哪些方面呢
2021-03-24空調車不開空調乘客可以要求退票嗎
2020-11-16如何處理直播隱私問題
2021-02-17第三方支付是怎樣的
2020-11-12什么樣的合伙財產可以質押
2020-12-14外嫁女兒能繼承遺產嗎
2021-02-15船舶修理受傷由哪個法院管轄
2021-01-25員工要被挖走可以與其簽競業限制協議嗎
2021-01-28贈與物還沒交付可以撤銷嗎
2020-12-29免責條款怎么履行告知義務
2021-03-26什么時候可以申請財產保全
2021-01-21成立業主委員會的條件與程序有哪些
2021-02-08海外購房與國內購房的差異有哪些
2020-11-26勞動監督與監督檢查的區別是什么,勞動監察大隊的職責有哪些
2021-02-27法院可以凍結失業人員經濟補償金嗎
2021-02-25國際鐵路聯運發生的貨損能直接起訴嗎
2021-01-19三類人身保險新型產品 購買時應注意事項
2021-02-25已獲肇事者賠償,能否再要保險公司理賠?
2020-12-10事故中汽車失火保險公司會賠嗎
20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