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碰撞】:
在案件的審理過程中,主要被告辯稱:由于被害人的死亡是由于兩次交通事故所致,并且在交警部門出具的交通事故認定書中并未表明該被害者是于第一次撞擊死亡還是第二次撞擊死亡,并且作為證據出示的尸檢報告也沒有排除被害人是因為大貨車碰撞而死亡的可能性。因此,其認為交警部門的責任認定事實不清、證據不足。在未能分清事故兩個侵權主體責任大小的前提下,參照即將施行的《侵權責任法》第十二條的規定:“二人以上分別實施侵權行為造成同一損害,能夠確定責任大小的,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難以確定責任大小的,平均承擔賠償責任。”該被害者的損失第二次輾壓受害人的責任主體只承擔50%的賠償責任。
受害方代理律師熊*敏主張:即使存在之前大貨車的侵權事實,但是沒有充分證據證明被害人在第一次撞擊已經死亡。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條規定:“二人以上共同故意或者共同過失致人損害,或者雖無共同故意、共同過失,但其侵害行為直接結合發生同一損害后果的,構成共同侵權,應當依照民法通則規定承擔連帶責任。”此外,將于2010年7月1日生效施行的《侵權責任法》第十一條規定:“二人以上分別實施侵權行為造成同一損害,每個人的侵權行為都足以造成全部損害的,行為人承擔連帶責任。”因此,結合本案,在無法確認被害人的死亡是由于大貨車撞擊所致還是后者被告碾壓所致,并且兩者均足以造成其死亡結果的情況下,被告應當與逃逸的貨車司機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法院判決】:
法院的判決最終支持了受害方代理律師熊*敏的觀點,其認為大貨車的碰撞與小型客車的碾壓均足以造成被害人死亡,在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被害人在被被告駕駛的車輛碾壓前已經死亡,則大貨車的碰撞行為和被告的碾壓行為均有可能是造成被害人死亡的原因。參照“二人以上分別實施侵權行為造成同一損害,每個人的侵權行為都足以造成全部損害的,行為人承擔連帶責任”的規定,本案中,由于肇事的大貨車逃逸,無法找到侵權行為的人,所以被告作為另一個侵權人,應承擔事故的全部責任。
由此看出,法院的判決實際上已經考慮到并順應了即將實施的《侵權責任法》的立法理念,可謂是提前實現了《侵權責任法》立法所保障的目標,用現實的法律判決保證了“正義”的先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妻子單方終止妊娠,是否構成對夫生育權的侵害
2021-03-22房產抵押他項證有期限嗎
2021-01-30醫療期內辭退職工違法嗎
2021-01-27轉讓專利權的流程是什么
2021-02-13哪些支票可以掛失?遺失支票該如何處理
2021-03-22未成年社區矯正對象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責任怎么辦
2020-12-22書面贈與協議與口頭贈與協議誰的效力更大
2021-01-13同居關系解除后,男女雙方該怎么承擔孩子的撫養義務
2020-12-10為干涉婚姻自由拘禁他人怎么定罪
2020-12-12小區樓頂使用權歸屬誰
2021-03-16離婚證據清單模板是怎樣的
2021-01-23工業出讓土地是否可以轉讓
2021-03-10集資房如何辦理可上市產權
2021-03-21同行業財務崗位有競業限制嗎
2020-12-29被刑拘后是否可以直接解除勞動關系
2020-11-15勞務作業承包關系和雇傭關系的區別
2021-02-09我國人身保險合同中的自殺條款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07車輛部件之間發生瀏碰撞,是否有權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3-19事故后調解能去保險公司調解嗎
2021-03-14保險利益的含義是什么呢
2021-03-10